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城县

武城县

①秦置,属内史 (一说西汉置)。治所在今陕西华县东北十七里。西汉属左冯翊。东汉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华州: 武城 “或谓之武平城,亦谓之光武城。相传光武征隗嚣曾驻于此”。

②西汉置,属定襄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。一说即今和林格尔县东南新店子乡古城。东汉改为武成县。

③西晋太康中改东武城县置,属清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武城县西北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故信成县(今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)。隋开皇六年(586) 改清河县,并于武城县旧治复置武城县,属贝州。大业初属清河郡。唐调露元年 (679) 又移治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 (今山东武城县西南)。宋属恩州,大观中徙东流村 (今武城县西南老城镇)。元属高唐州。清属临清州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德临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73年迁治旧城(今武城镇)。

④西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武林镇。后废。南朝宋元嘉二年 (425) 复置,改为武林县。

⑤东晋置,属东清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北。北齐废。《续山东考古录》 卷2淄川县: “ 《魏志》: 武城有昌国城,县治当在东北。”

⑥北魏置,寻废。故治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武城山下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渭水又东径武城县西,武城川水入焉。”

⑦唐长寿元年 (692) 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西华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改为箕城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城,又作成(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)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。属定襄郡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因匈奴侵扰而弃废。(2)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华县东。属左冯翊。东汉初废。又名武平城,《水经注·渭水》:武平城,“按《地理志》,左冯翊有武城县”,是也。(3)西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南。属苍梧郡。后废。(4)东晋侨置,治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北。属东清河侨郡。北齐废。(5)武周长寿元年(692年)析宛丘县置,治今河南省西华县。“以县本楚武王所筑故也”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。属陈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箕城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山东省西北隅,西邻河北省。属德州市。面积749平方千米。人口37.2万。辖4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武城镇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隋区宇图》云:“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。”故名曰武城。战国为赵武城邑。西汉设东武城县,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,属清河郡。东汉属清河国。西晋太康中改称武城县。北齐徙治今河北省清河县西北,北宋大观中因卫河水患迁治今老城镇。元属高唐州。清属临清州。1913年属济西道,1916年属东临道,1925年属德临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历属冀南行署第六、第二专署。1948年属河北省衡水专署。1952年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。1956年改属聊城专区,1958年属德州专区。1973年迁今治。1994年属德州市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西南高东北低。境内有卫运河、六五河、六六河、利民河、旧城河等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西瓜为主。工业有玻璃钢、轻工、化工、纺织、建材、汽车、食品等,所产地毯畅销国内外。德武、恩老公路经此,武城大桥连接武城与河北故城。城内建有烈士事迹陈列馆一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水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改仁怀厅置,属遵义府。治所即今贵州赤水市。因赤水河为名。1913年改为赤水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改仁怀直隶厅置,治今贵州省赤水市。属遵义府。1913年改为县。

  • 望江山

    在今湖北罗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罗田县 “塔山” 条下: “南十五里曰望江山。山高耸,黄州大江相去百六十里,登望如在目前。”

  • 龙沮城

    亦作龙且城。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。《南齐书·垣崇祖传》:南朝宋泰豫元年(472),崇祖“行徐州事,徙戍龙沮,在朐山南”。南朝梁置龙沮县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 引《州志》,谓“有大小二垒。相传韩信下齐

  • 西坪蛮夷长官司

    亦作西萍蛮夷长官司。明宣德三年(1428)置,属金峒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活龙坪镇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
  • 冯乘县

    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(一说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)。以冯水得名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冯水“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,其水导源冯溪,西北流,县以讬名焉”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

  • 安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三十六里安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图:东有安镇。

  • 石桐水

    一名绵水、洪山水。在今山西介休市东。源于绵山,西北流入汾水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,即绵水也。水出界休县之绵山,北流径石桐寺西,即介子推之祠也。……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。”

  • 普口市

    一作浦口市。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浦口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普口市 “在醴陵县东二十里”。

  • 高家行市

    亦称高家行镇。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二十八里东沟乡驻地 (高行)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 卷1: 高行市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分南行、中行、北行。南行属川沙,中行与川沙接境”。

  • 龙水镇

    唐置,属大足县。即今四川大足县南四十里龙水镇。《宋史·卢斌传》:淳化二年(991),“侦知贼(任诱)在龙水镇,值大雨,斌驰马四十里,骑从数十人,遂斩(任)诱等百余级”。即此。清光绪十年(1884),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