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头墟
①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三十五里水头圩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雩都县东北“率口墟又北行偏东五里至水头墟”。
②在今广东广州市北白云山,有大小两水廉,相去三百步。宋方信儒有诗。
①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三十五里水头圩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雩都县东北“率口墟又北行偏东五里至水头墟”。
②在今广东广州市北白云山,有大小两水廉,相去三百步。宋方信儒有诗。
在今广东南海县西南西樵山西北民乐圩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墟市:南海县有“民乐市”。
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灅水“东南径石门峡,山高崭绝,壁立洞开,俗谓之石门口”。即此。
①隋大业初于大利城置,为定襄郡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。隋末废。②亦作大利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北。六年(623)废入严道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九年(5
西晋置,属武平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普安。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越南太原省普安。属武平郡。南朝齐废。
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钦州置,属海北海南道。治所在安远县 (今广西钦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、防城港二市及灵山县等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改为钦州府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升钦州置,
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归德州: 润山堡,“ 《图经》 云: 在州 (故治在今归德) 东”。
西晋宣帝司马懿陵。在今河南偃市北邙首阳山上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 三国魏嘉平三年 (251),葬于河阴,“于首阳山为土藏。……武帝受禅,上尊号曰宣皇帝,陵曰高原,庙称高祖”。
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116: 蒲石河 “在宽甸西南九十里”。产煤。
卫河支流。在今河北南皮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南皮县:迎河,“旧有迎河渎, 自县境东流,入清池县界,合于浮水。今湮”。
西汉置。高帝八年(前199)封张说为侯国,后为县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十二里。东汉建武五年(29)封张步为侯国,后为县,属北海国。西晋属东莞郡,惠帝时于此置平昌郡。北魏属平昌郡。北齐天保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