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建县
南朝宋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
南朝宋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
又作赤沙湖、蠡湖。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三十里,接沅江市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13桥江县:“赤鼻湖半入朗州龙阳县界,湖中有赤鼻山,因以为名。”
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四十里凤仪乡 (黄泥铺)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大通桥十里过安乐坝、清溪县境,十里过黄泥铺,上山,十里至小关山。”
北宋置,属临海县。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。自西汉至唐初,历为回浦县、章安县治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 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 正月丙午,“帝次台州章安镇”,即此。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北部、椒江
在今缅甸之八莫。名见《元史·外国列传》 “缅国”条。清王芝《渔瀛胪志》云:“新街即新开营,当槟榔、大金沙二江之冲,故名江头城。”新街即今缅甸八莫。据《新元史·外国列传》 缅国条所述,此城同太公城、马来
即今福建德化县北杨梅。元置杨梅团巡司于此。明废。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(大板镇)北套白山。《清一统志·巴林》:巴林“右翼驻托钵山,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”。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、《清史稿》均作“托盔山”。
即今广东顺德市南容奇镇。清咸丰 《顺德县志》 卷2 《图经》: 容奇堡 “以容山、奇山为一镇之秀,两村中隔一海,故以为名”。有县丞及把总驻此。
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。元属元江路。明废。大理国置,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。元属元江路。后废。
①又名武帝台。西汉武帝时置,在今河北海兴县东近海处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清河枝渎 “浮渎又东北,径汉武帝望海台,又东注于海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天津府二》 “望海台” 条引 《旧志》称: 武帝台 “在盐山
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。北起拒马河谷,南至晋、豫边境黄河北岸,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绵延400余千米。为古老褶皱山脉。海拔1000米以上,北段高峰小五台山(2882米),为河北省最高峰。受河流切割多横谷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