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汝水

汝水

①古称盱水。又名武阳水、建昌江、临川江。即今江西临川市东之抚河。源出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,北流经临川市,到王家洲分为两支:一从南昌入赣江;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。后抚河堵口,主流改道,经青岚湖入鄱阳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汝水“在府城东。其上源由建昌府北之旴水西北流,曲折二百余里,至府南良安峡流入境为汝水。又北受群川水,历府城东南, 自千金陂至郡城东,抱城而北为北津,又绕而西受连樊水,复西北数百里合临水,并流西北出入南昌府界,合豫章水入鄱阳湖”。

②淮水支流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“汝水出天息山,在梁勉乡西南,入淮极西北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汝南郡定陵县:“高陵山,汝水出,东南至新蔡入淮,过郡四,行千三百四十里。”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;自郾城以下, 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��水(今洪河),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水(今沙河);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。元至正间于郾城堨断南流,上游遂改道东出水(今沙河)入颍河,称北汝,下游改以��水为源,名南汝。明嘉靖末��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,南汝遂改以水为源,如今势。


(1)上游即今河南省汝河,自郾城县以下,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汇��水(今洪河),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汇瀙水(今沙河);此以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县以下的洪河。元至正间在郾城县堨断南流,上游遂改道东出水(今沙河)入颍河,称北汝河;下游改以汝水为源,名南汝河。明嘉靖末��水又改道东注澺水,称为洪河,南汝遂改以瀙水为源,如今势。(2)即“抚河”,亦称旴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家口集

    又名周口镇、周家埠。即今河南周口市。当贾鲁河入沙河处。明至清末为豫东重要商埠。旧属商水县,清设通判驻此。民国 《商水县志》 卷5《集镇》 引 《旧志》 云: “周家口镇,城东北十八里小黄河与沙河汇流处

  • 南由县

    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。西魏大统四年 (538) 废为镇。北周大象二年 (580) 复置,属安夷郡。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。隋属扶风郡。唐武德

  • 添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。元改为天州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附近。属黔州所领羁縻州。辖境相当今百色市一带。北宋仍为羁縻州,后废。

  • 泗源沟镇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泗源沟,临运盐河为市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仪征县: “泗源沟镇俗名十二圩,在城南五里。”

  • 观海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。嘉靖《观海卫志》卷1:“城成而海水当其前, 因名观海卫。”清顺治十七年(1660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汤和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

  • 西蔡阳县

    南齐置,属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六里蔡阳镇。梁时与东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。与东蔡阳县同为蔡阳郡治。梁与东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。

  • 泥井

    即今河北昌黎县南二十里泥井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49昌黎县图: 南有泥井街。

  • 石人埠

    在今广西扶绥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新宁州:石人埠“在州东五十里,接宣化县界。有石如人,卓立水滨”。

  • 新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南宫县。在今河北新河县西二十五里。皇祐四年 (1052) 升为新河县。熙宁六年(1073) 废县为镇。元初复置县,后徙废。②即今天津市塘沽区新河街道办事处。北宁铁路在此有支线通北塘。③即今

  • 小里潭

   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里潭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