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潭
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七十里桐子溪入率水口,古为率水竹筏航运起点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休宁县“蓝渡桥”条下:“元置江潭务于河村溪口,即今县西七十里之江潭也。明置黄竹岭巡司于此。”
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七十里桐子溪入率水口,古为率水竹筏航运起点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休宁县“蓝渡桥”条下:“元置江潭务于河村溪口,即今县西七十里之江潭也。明置黄竹岭巡司于此。”
①十六国西燕慕容永置,治所在阳阿县 (今山西晋城市北四十里大阳镇)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(448) 废。和平五年 (464) 复置,永安中又废。②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
又名大树岭。在今江西乐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乐安县:大木岭在“县南八十五里。其南麓即永丰县界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大树岭“在乐安县南一百二十里。延袤二十余里,跨宁都、宜黄、永丰三县界
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。清设三防塘主簿驻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设主簿于此,属罗城县。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古藤县 (今越南清化省弘化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今广东江门市。旧属新会县,清设江门汛。乾隆十九年(1754)移县丞驻此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始辟为对外通商口岸。1931年新会县移治江门。1949年12月设江门市。即今广东省江门市。清设有水师千
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曹村。后改灵平埽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二》: “元丰元年四月丙寅,决口塞,诏改曹村埽曰灵平。”
又名羚羊峡、高峡山。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。《水经· 泿水注》: “王氏 《交广春秋》曰: 步骘杀吴巨、区景,使严舟船合兵二万,下取南海,苍梧人衡毅、钱博,宿 (吴) 巨部任,兴军逆(步) 骘于苍梧
等处长官司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镇。后废。
即逆水。在今甘肃中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庄浪卫“大通河”条下:“又庄浪河亦在卫南,下流合于大通河。”古称逆水、丽水。黄河上游支流。在甘肃省中部。源出甘、青两省边境的冷龙岭东麓,上游称金强河,东南流经甘
①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 置,治所在河南城 (今河南新野县东北)。寻废。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南阳县 (今河南南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南阳市及南阳、唐河二县地。八年 (625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