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城
原为王城,战国时加以扩建,称河南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考王封其弟于河南,是为桓公,以续周公官职。” 遂为西周君所居。公元前256年,灭于秦。西汉置河南县。
(1)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、涧水东岸。为西周君王所居王城,战国时加以扩建。周赧王五十九年(前256年)灭于秦。汉于此置河南县。(2)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北。南朝宋于此侨置河南县。梁天监五年(506年)江茂与魏杨大眼在此激战,大败。
原为王城,战国时加以扩建,称河南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考王封其弟于河南,是为桓公,以续周公官职。” 遂为西周君所居。公元前256年,灭于秦。西汉置河南县。
(1)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、涧水东岸。为西周君王所居王城,战国时加以扩建。周赧王五十九年(前256年)灭于秦。汉于此置河南县。(2)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北。南朝宋于此侨置河南县。梁天监五年(506年)江茂与魏杨大眼在此激战,大败。
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所建政权。又作蠕蠕、芮芮、茹茹等,皆其同名异译。许多学者认为即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 (Avars)。源出东胡。传说其始祖本拓跋鲜卑之奴,名木骨闾,子孙因以音近的 “郁久闾”
即今安徽太湖县西北一百里弥陀乡。清设外委驻防。
北宋禁中阁名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。北宋淳化年间建,故名。太宗赵匡义选三馆书,及汉、晋、唐诸人墨迹藏其中。诏翰林侍书王著以阁中所藏墨迹及南唐建业帖,摹刻禁中,名 《淳化秘阁法帖》。
即秦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,吴忠市、灵武县境。《元史·董文用传》: “至元改元,召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。……始开唐来、汉延、秦家等渠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2宁夏镇: 秦家渠 “在黄河东南。分河水
①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九曲岭“在县南二百里。连属九曲,上有九峰”。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1寿昌军:九曲岭“在武昌九曲亭下。山九折。东坡因亭名之”。③
在今山西运城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安邑县:“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。自夏县流经县界,又西入蒲州界。或讹为苇谷水。”
①一名江左。本指今芜湖市、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。江东之称始于汉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”即指此。三国时孙吴建都建邺(今江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北峰。其地中突旁削,宽仅二尺余,两旁直立,深不见底。清光绪《华岳志》卷6载鄂海《修西岳庙并修山记》:“苍龙岭耸立天际,两傍悬崖万丈,无可倚傍,人过此若从鱼背上行,即韩文公痛哭处也。
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三十八里长城边。清于此设兵驻守。
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。西山支脉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02:“天宝山有茶棚庵、山神庙、七圣庙。”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。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建安县:天宝山“在丰乐里。延袤五六十里,峰峦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