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沽源县

沽源县

1915年改独石县置,属直隶兴和道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。1925年迁治今沽源县南小河子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移治平定堡(今沽源县),1952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北部,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张家口市。面积 3388 平方千米。人口22.5万。辖4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平定堡镇。古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地。元为云州独石堡,明宣德五年(1430年)移开平卫于此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设独石口直隶厅,1913年改独石县,驻今独石口。1915年以地处沽河源头改今名,属察哈尔特别区。《察哈尔蒙旗县概况》:“以沽河(白河)源出城北,绕城东西而南流,故易名沽源。”1925年县治迁驻小河子,1928年改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与宝昌县合并设宝源县。1950年复设沽源县,县人民政府迁今址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。1958年并入张北县。1961年复设沽源县,属张家口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。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,地势南高北低。有闪电河、葫芦河、白河及内陆湖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马铃薯、亚麻。多林地、草场,牧养马、牛、羊。特产口蘑、蕨菜。有皮革、皮毛、建材、印刷等工业。张沽、集丰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辽代梳妆楼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郭疃镇

    北宋置,属清池县。在今河北沧县东南。

  • 口北道

    1914年由原口北道袭置(张北、独石、多伦三县除外),属直隶省。治宣化县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西北部、北京市延庆内外长城之间地区。1928年废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裁怀隆道置。治宣府镇(

  • 扜弥国

    即扜罙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扜弥城(今新疆于田县北)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扜弥国“南与渠勒、东北与龟兹、西北与姑墨接,西通于阗三百九十里”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地。又作扜罙

  • 莱山集

    即今山东烟台市南莱山镇。因该地有一座小土山称为莱山而得名。旧属牟平县。民国 《牟平县志》 卷3: 莱山集 “在县 (今宁海镇) 西偏北四十里” 莱山镇。

  • 富城洲

   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 (枝江) 县东南二十里富城洲上,有道士范侪精庐。”

  • 倒回

    (迴) 谷 即蓝田谷。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 广德元年 (763),王延昌与李萼皆从郭子仪,“延昌与萼恐狭径被追,前后不相救,至倒回口,遂与子仪别行,逾绝涧,登七盘,趋于商州”。此所

  • 侯家集

    ①即今山东文登市南侯家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 卷3 《坊市》: “城南四十里曰侯家集。”②即今河南镇平县二十二里侯集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四年 (1865) 八月,张曜率军 “追抵镇

  • 永通桥

    ①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)建,在今河北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。长32米,宽7.7米,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与赵州桥(大石桥)相似,有小石桥之称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②又名八里桥。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八里。为通

  • 大涌口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虎门镇东南南涌口村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73兵防:东莞县有“左哨头司把总一员,分防大涌口汛”。

  • 聚宝山

    ①旧名石子冈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聚宝门外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聚宝山“在城南雨花台侧,上多细玛瑙石,俗呼为聚宝山”。②在今湖北黄州市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9黄州: 聚宝山 “在州治之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