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法雨寺

法雨寺
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中部。创建于明万历八年 (1580)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 法雨寺 “在定海县补陀山。明建,初名海潮寺,本朝康熙二十八年重建,赐今额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宁堡

    在今陕西三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三原县: 和宁堡 “在县北。姚秦初秦冯太守兰椟率众自频阳入和宁,谋攻姚苌于长安,是也”。

  • 午腊蒻山

    亦名牟那山。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、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元昊“置十二监军司,委豪右分统其众。自河北至午腊蒻山七万人, 以备契丹”。

  • 济生池

   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清平卫: 济生池 “在卫城内西。昔苗 ‘贼’来侵,城中无井,赖此水济急,故名”。

  • 左营

    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左营区。原名兴隆庄。郑氏治台时军队在此屯垦,称为左营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于此置凤山县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凤山县迁治埤头(今高雄县)。1945年于此设左营区。

  • 丫头沟镇

    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三十五里雅图沟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平泉州有“丫头沟”镇。即此。

  • 青阳城

    即今安徽南陵县治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南陵县: “旧治赭圻城,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。” 即此。(1)在今河北省馆陶县西马头渡。相传汉冯异追铜马贼于此。(2)即今安徽省南陵县。武周长安四年(704年)移南陵

  • 京岘山

    又名丹徒岘、荆岘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五里。京口即以此山得名。南朝宋鲍照有 《从拜陵登京岘》 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“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闭关梁,禁牛马出境,筑石头城,穿井近百所,缮馆

  • 广仁寺

    又称喇嘛寺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角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)建,为西安地区惟一的藏密黄教寺院。寺内藏经殿原藏有一部明正统年间刊刻、清初印刷的《大藏经》共六千六百余卷。

  • 宣风镇

    北宋置,属萍乡县。即今江西萍乡市东七十里宣风镇。宋时曾于此置宣风驿,后废。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又因废驿旧址置宣风公馆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 宣风镇 “东西凡三里,为水陆之冲”。(1)在

  • 强现部

    或即空亭部。宋大理置,为教合三部之一,属最宁府。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新现。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。明代属教化三部长官司。清代属开化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