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宁县

洛宁县

1914年改永宁县置,属河南河洛道。治所即今河南洛宁县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西部。属洛阳市。面积2305.5平方千米。人口44.9万。辖3镇、1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魏文帝时置北宜阳县(治今县东)。废帝二年(553年)改为熊耳县。隋义宁二年(618年)改为永宁县,移治永固城(今河南宜阳县北),属河南道熊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移治同轨城(今河南洛宁县东北),贞观十七年(643年)移治鹿桥(今河南洛宁县东)。北宋咸平四年(1001年)移治今洛宁县城。元属河南府路。明、清属河南府。1913年属豫西道。1914年因与四川省永宁道重名,又临洛水,改名洛宁县,属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7年分为洛南、洛北二县,1949年复并为洛宁县,属陕州专区。1952年属洛阳专区,1969年属洛阳地区,1986年改属洛阳市。地处崤山、熊耳山中山区和豫西山地黄土塬、黄土丘陵。洛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,西南部有故县水库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烟叶为主。有农机、建材、竹器、竹合板、电力、黄金等厂矿。郑卢、洛故、三洛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禄地、涧口、坡头、西王村、孙洞、古村等古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浦镇

    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湘江西岸柳铺。明于此置柳浦巡司。

  • 日观峰

    一名东山。即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顶之东岩。因其可以东观日出,故名日观峰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应劭《汉官仪》云: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。日观者,鸡一鸣时,见日始欲出,长三丈许,故以名焉。”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

  • 高标山

    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 高标山 “一名高望山。古备城库之基,即今万景山。府之主山,巍然高峙,万象在前,烟朝月夕,其景无尽”。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。

  • 阿干县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阿干堡置,属兰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南阿干镇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废为镇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阿干堡置,治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阿干镇。属兰州。蒙古至元七年

  • 马笼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漠沙附近的山上。明万历《云南通志》卷4新化州:马笼山“在州西一百里。蛮酋尝结寨其上,号马笼部”。元代废入马龙他郎甸长官司。

  • 青尖山

    在今浙江仙居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仙居县: 青尖山 “在县北十里。万山四合,一峰卓立,亦曰圭峰”。

  • 飞乌山

   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3飞乌县:飞乌山“在县西南五十五里”。县以山名。《寰宇记》卷82飞乌县:“大飞乌山高二里,周回二里。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,周回二里。又山在县东,重峦峻削,二山相

  • 棋子山

   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棋子山“在平番县西南二百里。相连者为桌子山,道险林密,为番人巢穴”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土民即据此反清。

  • 采蓝洞

    在今广西融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: 采蓝洞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四山环列,洞中平地如砥”。

  • 泸山县

    元改卢山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。《元史· 世祖纪》: 中统三年 (1262),宋兵攻 “雅州、泸山”。即此。元末废入严道县设巡司。蒙古改卢山县置,即今四川省芦山县。后省。明洪武六年(13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