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州

洛州

①十六国前燕建熙六年 (365) 置,治所在金墉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)。前秦改为豫州。

②十六国前秦初置,治所在宜阳县 (今河南宜阳县西)。苻坚时移治陕县 (今河南陕县)。灭燕后,又移治丰阳县 (今陕西山阳县)。后废。

③北魏泰常八年 (423) 改豫州置,治所在金墉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)。太和十七年(493) 移治洛阳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,改为司州。东魏天平初复改为洛州。隋大业初移治河南县 (今河南洛阳市),改为河南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又改为洛州。永淳初,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、温县以南,嵩县、及登封、禹州二市以北,洛宁、渑池等县以东,荥阳市汜水镇及新密市以西地。开元元年 (713) 改为河南府。

④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荆州置,治所在上洛县 (今陕西商州市)。北周宣政元年 (578) 改为商州。


(1)前秦初置,治所在宜阳县(今河南宜阳县西)。寻移治陕县(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),又移治洛阳县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,后复徙丰阳县(今陕西山阳县)。后废。(2)北魏改司州置,治所在洛阳县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。太和中复名司州,并迁都于此。东魏又改洛州。隋废。(3)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年)以荆州改名,治上洛县(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商洛市、山阳、商南、洛南等市县区域。北周改名商州。(4)唐初改河南郡置,治洛阳县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。开元元年(713年)改为河南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兴堡

   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长兴镇。《清一统志·松桃厅》:长兴堡“在厅北六十里,界接湖南永绥厅,又西六十里与四川秀山县分界,为楚蜀之襟喉”。

  • 南关镇

    ①北宋置,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八十五里南关村。其北十里祁县境内有北关,合称南北关。《宋史·姚古传》: “古进兵复隆德府、威胜军,扼南北关,与金人战。” 即此。②在今河北永清县南关。清乾隆 《永清县志》

  • 赤岸戍

    ①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海县:“有赤岸、紫石二戍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4南海县:赤岸戍“在县东百里”。②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大河又东径赤岸北,即河夹岸也。”

  • 定番州

    明万历十四年 (1586) 于旧程番府治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。1913年改为定番县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,入据定番

  • 权於摩国

    即乌秅国。北魏时西域国。都城在乌秅城(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)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权於摩国“故乌秅国也。其王居乌秅城”。

  • 热莫且

    西藏古地名。公元7世纪初,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诸小邦,建成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,定都于逻娑 (藏文意为 “山羊地”),在全境设置四个如(藏文意为 “翼” 或 “部”) 的军政区域,其中,乌如(藏

  • 蒲川水

   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南川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蒲水出南山蒲谷,东北合细川水……又东北流合且氏川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泾州一》: 蒲川水,“ 《县志》: 县之南川也。自凤翔分水岭发源,夹苍离而出,与达

  • 润陂市

   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。清同治 《进贤县志》 卷25艺文诗有朱子 《过润陂市》 诗。

  • 海宁卫

    在今浙江海盐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:海宁卫 “在海盐县治西,洪武十七年建,辖左、右、中、前四所及澉 (浦)、乍 (浦) 二所”。

  • 长岭子镇

    即今吉林双阳县东北饮马河西之长岭乡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5吉林府:西“一百五十五里长岭子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