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浦
①谓洛水之滨。当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。东汉张衡 《思玄赋》: “召洛浦之宓妃。”
②一作洛普。即今新疆洛浦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 置为洛浦县。
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洛河。参见“洛河(1)”。
①谓洛水之滨。当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。东汉张衡 《思玄赋》: “召洛浦之宓妃。”
②一作洛普。即今新疆洛浦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 置为洛浦县。
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洛河。参见“洛河(1)”。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十五里,当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之右岸有城陵山,山有故城。” 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窑头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吉安府万安县北有窑头。
①隋开皇六年 (586) 分卢县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西三十里。大业初废。②1946年9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、汶上二县析置,治戴庄 (今山东济宁市北戴庄)。1950年5月撤销,与济宁市合并,
亦称东海窝集部。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、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。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东海窝集部 “在珲春城东南。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”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陶沙乡,近临川市界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: 丰城县东南有陶沙墟。
亦作腾格里湖、腾噶里湖。今西藏班戈、当雄二县间纳木错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《山川》: 腾格尔池 “在拉撒西北,日喀则城东北,其东北隔山即潞源之布喀池,其北隔山则流沙也。池广六百余里,周千里,东西
在今四川开县东六里丰乐镇黄陵村。五代时土人黄、侯二家所筑,因名黄侯城,后衍为今名。明崇祯十四年 (1641),张献忠义军大败官军于此。《明史·张献忠传》: “总兵猛如虎、参将刘士杰追之开县之黄陵城,贼
俗名柱子崓。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六十里。金贞祐三年(1215), 红袄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战于大沫堌,被俘就义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:大沫崓“根盘三十里, 壁立干霄, 如巨柱之擎天也”。
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 天启三年 (1623),讨奢崇明之乱,“与(秦) 良玉兵会,进攻永宁,击败奢寅于土地坎,追至老军营、 凉伞铺, 尽焚其营。 寅被二遁,
①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红花街。旧属茂名县,明初置平山巡司于此。②亦名红花屯。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五里。为南路关堡之首。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。明洪武中于此置平山巡检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