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渎庙

济渎庙

隋开皇初建,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四里庙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济源县: “有济渎祠、北海祠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28怀庆府: 济渎庙 “在北海庙南,祀北渎大济之神。天下有四渎,而济渎最著”。现存殿宇六十余间,以北宋初建的寝宫最重要。清源洞府门为明代牌坊建筑的佳作。临渊门北的小北海和珍珠泉为济水东源。庙内 “将军柏” 高20余米,粗可四围。现存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碑碣数十通,其中金大定年间的 《济源县创建石桥记》、元赵孟頫书《投龙涧记》 艺术价值都较高。


在河南省济源市区西北2千米的庙街。为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。济渎是中国江(长江)、河(黄河)、淮、济古四渎之一,由于济水下游早被黄河侵夺,已不能独流入海。庙建于隋开皇二年(582年),现存4组建筑群,计殿宇60余间,占地100余亩。以宋初歇山式建筑寝宫最为重要。明代建筑清源洞府门、龙亭及有元代构造的临渊门,均是研究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。并有碑刻数十通。庙后有池名小北海,即为济水东源,池周围有亭阁多座。庙内古柏参天,尤以将军柏最高大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峨县

    唐置,为武峨州治。治所即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武峨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武峨州治。后废。

  • 庞戏城

    即彭戏。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彭衙村、北彭衙村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 秦厉共公十六年(前461),“伐大荔,补庞戏城”。

  • 多刚寨

    明置,属戎县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成化三年(1467),国子学录黄明善复言:“宋时多刚县蛮为寇,用白艻子弟破之。白艻子者,即今之民壮;多刚县者,即今之都掌多刚寨也。”

  • 梅头堡

    明筑,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二十四里海安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瑞安县: 梅头堡 “在海安所之后冈。嘉靖三十八年筑,以御倭”。

  • 骝山

   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二十五里。明嘉靖 《福宁州志》 卷2 《山川》 宁德县: 骝山 “在六都,形如骅骝,故名”。

  • 重龙山

    亦名四岩山、崇灵山。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7资州: 重龙山 “在州南二里。 ��崒盘屈, 隐若龙转, 飞鹫龙山, 亭阁之胜及诸梵列跨其上,江山城市历历

  • 南旺集

    即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汶上县: 有县丞驻南旺集。

  • 湖南镇边宣慰司

    元改顺州羁縻州置,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。元末明玉珍改为沿边溪洞宣抚司。

  • 紫光阁

    明仿汉麟阁云台而置,在今北京中南海西岸瀛台西北。清康熙皇帝于此集三旗侍卫大臣校射,后又于阁前阅试武举。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平定伊犁回部,悬挂功臣百人之像于阁内。四十一年(1776) 平两金川,又

  • 刘台庄

    即今河北昌黎县南四十里刘台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南有刘台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