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漫山
在今四川叙永县北、古蔺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永宁宣抚司: 海漫山在 “司城北。《志》云:山延袤八十余里,如海水之汗漫”。
在今四川叙永县北、古蔺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永宁宣抚司: 海漫山在 “司城北。《志》云:山延袤八十余里,如海水之汗漫”。
又作黄梁村。在今广东斗门县 (井岸镇)西北斗门镇。清雍正十年 (1732) 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瓦窑口堡“嘉靖三十年筑,隆庆六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,分边七里, 内东烟墩极冲。嘉靖中,寇由宣府膳房堡入, 由此堡出”。
①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北二十五里,北接宣州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“旗鼓山”条下:通灵峰“南去县二十五里。上有鸡冠石,绝顶宽平,泉出龙湫,下为溪流环绕,与旗鼓诸山,并为县北屏障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
在今安徽合肥市东明教寺内。为魏武帝曹操所筑,俗称曹操点将台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5庐州: 教弩台 “在左厢明教院,即魏武帝教弩台。旧注云: 魏武所筑,教强弩五百人,御孙权棹船”。
①三国魏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。西晋改属晋昌郡。北周废。②清乾隆三十八年 (1773) 置,为镇西府治。治所在巴尔库勒城 (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)。咸丰五年 (1855) 废。古县名
指今长江镇江市段。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发兵三千大阅于江北,韩滉“亦发舟师三千曜武于京江以应之”。胡三省注曰: “大江径京口城北,谓之京江。”
①秦置,属陈郡。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。西汉改为女阴县,属汝南郡。东汉复为汝阴县。三国魏为汝阴郡治。北魏为颍州治。隋大业初为汝阴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信州治。六年(623)复为颍州治。北宋政和六年(
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5江陵府:孱陵故城又名孙夫人城“《元和郡县志》云,在公安县。相传此乃刘备妻孙夫人所筑。夫人,权之妹,疑备,故别作此城,不与备同住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公安县:孱陵城
辽建,为乌古论部留可驻地。即今吉林珲春市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太祖度盆搦岭,与撒改会,攻破留可城,留可已先往辽矣,尽杀其城中渠长。”即此。在今吉林省珲春市境。辽时女真人完颜旻败乌古任部留可于此。
在今云南东川市西北三十二里汤丹镇。明、清时于此设汤丹厂。1954年为东川矿区政府驻地。1958年为东川市人民政府驻地。1959年置汤丹镇,以汤丹矿得名。1960年东川市政府迁驻新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