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水河县

清水河县

1912年改清水河直隶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绥远道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、黄河东岸,邻接山西省。属呼和浩特市。面积2859平方千米。人口13.6万。辖2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因清水河得名。西汉置武城县,治今县址北,属定襄郡。东汉改武成县,后废。正隆三年(1158年)置宁边县,治今县西南为宁边州治。蒙古至元初废入东胜州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置清水河协理通判厅,二十五年改为理事通判厅,属归绥道。光绪十年(1884年)改为抚民通判厅。1912年厅改清水河县,县名始此,属绥远观察使公署。1914年改属绥远特别行政区(1929年改绥远省)。1949年属和林专区,1950年属包头专区(同年改为萨县专区,随属)。1952年属集宁专区。1954年属平地泉行政区;同年撤销绥远省,并入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撤销平地泉行政区,并入乌兰察布盟,随属。199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。地处吕梁山北麓,有清水河、浑河等河流注入黄河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小麦、莜麦、谷子、糜黍、胡麻等。畜产牛、羊、猪。矿产有煤、铝土、铁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陶瓷、水泥、电力、化工、农机、造纸等。特产瓷器、大理石、党参、当归、生地等。丰准铁路和109、209国道,呼准公路经此。喇嘛湾为黄河航运段东端起点。古迹有汉代及北魏古城遗址、古长城、烽火台、古墓、圣泉寺、雷音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泽普勒善河

    即今新疆叶尔羌河上游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叶尔羌河 “其河二源,西源曰泽普勒善河”。

  • 白云驿

    ①在今广西兴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兴安县:白云驿“在县东北漓江上,驿南有万里桥,漓江所经”。②唐置,即今陕西太白县西南白云镇。

  • 西周初封国。姬姓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四年 (前636),富辰曰: “周公吊二叔之不咸,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。管、蔡……原、酆、郇,文之昭也。” 春秋时为周畿内邑。后属晋。《左传》:

  • 西古城遗址

    在今吉林和龙市东北西城镇北古城村。为唐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城垣遗址。有内、外城。外城周2700米。内城在外城中央偏北,周长1000米;有宫殿遗址,出土唐渤海国时代文物。

  • 大金得胜陀颂碑

    在今吉林扶余县北一百六十里徐家店石碑崴子屯东三里土岗上。建于金大正二十五年(1185)。碑通高3.20米,正面和背面分别用汉字和女真文字记载了女真反辽斗争胜利的史实。清道光年间编写的《吉林外记》首录碑

  • 南浔铁路

    从今江西南昌市至九江市。因九江简称浔,故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动工,至1911年修至德安,长52.7公里。1916年全线通车。长约128公里。旧铁路名。在江西省北部,从南昌到九江。1908

  • 新罗县

    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置,属晋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南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置,治所在福建省长汀县东南。属晋安郡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青村港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六里青村镇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辽东郡

    ①战国燕置,治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、开原市以南,朝鲜清川江下游以北地区。西晋改为辽东国。后复为郡。十六国后燕时地入高句丽。北燕侨治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。北魏废。②隋大业

  • 大口

    即天津关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八年(1213),“帝至中都,三道兵还,合屯大口”。又《文宗纪》:天历元年(1328),“上都王禅兵袭破居庸关, ……游兵至大口”。皆此。又称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