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江县

清江县

①隋开皇初置,为江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县境。大业初废。

②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龙求县置,属翼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。十八年 (598) 改为翼水县。

③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沙渠县置,为施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清江县: “置在清江之西,因以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清江郡。义宁二年 (618) 为施州治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为清化郡治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施州治。北宋开庆元年 (1259) 徙治今恩施市东十五里倚子山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还旧治。二十二年 (1285) 并入施州。

④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置,属洪州。治所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。保大十年 (952) 改属筠州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筠州: 清江县 “以大江清流为名”。北宋淳化三年 (992) 于县置临江军。元为临江路治。明为临江府治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49年移治樟树镇 (今江西樟树市)。1988年改设樟树市。

⑤1913年改清江厅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剑河县。1914年为避免与江西清江县重名,改名剑河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隋开皇初改龙求县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两江口。为清江郡治。十八年(598年)废。(2)隋开皇五年(585年)改沙渠县置,治今湖北省恩施市。以在清江之西而名。隋为施州治。南宋开庆初移治城东倚子山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仍还旧治,二十二年废入施州。(2)古旧县名。五代南唐昇元二年(938年)置,治今江西省樟树市西南临江镇。“以大江清流为名”(《舆地纪胜》)。属洪州。两宋为临江军治。元为临江路治。明、清为临江府治。1912年废府留县。1950年迁治樟树镇。1988年改设樟树市。(3)旧县名。(1)1913年由清江厅改置,治今贵州省剑河县驻地柳川镇。因与江西省清江县重复,1914年更名剑河县。(2)冀南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清河县西北部、威县东部、南宫县大王公路以南地区析置。1945年撤销,划归清河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峰子山

   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米脂县: 峰子山 “在县西十里”。

  • 郝城

    北周置,在今湖北汉川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汉川县 “和公城” 条下: 郝城 “后周时所筑,以主者之姓为名”。五代周时筑,在今湖北省汉川市南。

  • 㟦山

    在今山西和顺县西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43和顺县: 㟦山 “在县西八十里”。

  • 青城镇

   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顺元年 (890),孙儒遣其党据常州,杨行密遣李友 “将兵二万屯青城,将攻常州”。即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。宋置酒务于此。唐大顺元年

  • 堂阳渠

    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堂阳县: “西南三十里有渠,自钜鹿入县境,下入南宫,景龙元年开。”

  • 东山寨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。明于此置东山巡司。(1)北宋咸平二年(999年)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县。(2)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东山镇东山。明代与上

  • 北四墟

    在今广西合山市东北北泗乡。清属迁江县。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迁江县图:北有北四墟汛。1932年属来宾县。1981年属合山市。

  • 封斯侯国

    西汉元朔二年 (前127) 封赵敬肃王子胡伤为侯国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西北二十里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年),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胡伤为封斯戴侯,置封斯侯国,治今河北省赵县西北。属巨鹿郡。

  • 大泥

    古国名。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。当横断马来半岛路线要冲。明代中期后载籍常将大泥误为勃泥、浡泥。 《海语》译作佛打泥,《海录》译作太呢。

  • 海庄

    在今昆明市西南高峣山下。明杨慎谪滇,侨居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