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夏、周国名。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。《国语·郑语》: “己姓昆吾、苏、顾、温、董……则夏灭之矣。” 《左传》: 成公十一年 (前580),“苏忿生以温为司寇”。按苏忿生为武王时司寇,可见武王时苏子己居温。后亦称苏,为狄所灭。《春秋》: 僖公十年 (前650),“狄灭温,温子奔卫”。后属晋。战国属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昭王十年(前286),“齐灭宋,宋王死我温”。春秋晋曾置温县。


(1)古国名。周畿内国。子爵,己姓。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一年(前580年):周武王时,“苏忿生以温为司寇”。春秋初苏氏已绝封。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年):周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十二,温居其一。后仍归周,苏氏续封而仍居温。僖公十年(前650年):“狄灭温,……苏子奔卫。”其后为晋邑。僖公二十五年:周与晋侯“阳樊、温、原、��茅之田”。战国属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昭王十年(前286年),“齐灭宋,宋王死我温”。安釐王二年(前275年),秦军大梁下,“予秦温以和”。春秋晋曾置温县。(2)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。西周、春秋时苏国于此建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义城

    即杖义城。在今四川汉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伏义城在“所南九十里。唐李德裕筑此,以制大渡、清溪之险”。伏为杖之误。

  • 塔里干

    即塔里寒。今阿富汗西北迈马纳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塔里干”。

  • 可封镇

    唐置,为军镇,属戎州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七十里七峰山下。

  • 幽都县

    唐建中二年 (781) 分蓟县地置,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。《尚书· 尧典》: “宅朔方,曰幽都。” 孔传: “北称幽……都谓所聚也。” 因得名。与蓟县同城而治,为幽州治所。辽会同初又为幽都府治。开泰元

  • 大拨换城

    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阿克苏市。《新唐书·阿史那社尔传》:贞观二十一年(647),社尔等讨龟兹“拔都城,王轻骑逃。社尔留(郭)孝恪守, 自率精骑追蹑,行六百里。王据大拨换城,

  • 印心石

   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“印文石”条:印心石“两岸岩峙如门,此石四面独方,浮出于石门潭内,俨如一印”。道光十六年(1836),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“印心石室”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

  • 亭子坝

    即今贵州仁怀县治中枢镇。清雍正九年(1731) 仁怀县徙治于此。

  • 岳普湖设治局

    1940年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岳普湖县。1943年改为岳普湖县。1940年由疏勒、英吉沙、伽师等县析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岳普湖镇。1943年升县。

  • 白石湖

   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西白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白石湖“在县西白石山下,汇诸山溪之水,广三十余丈,长五六里,亦名合湖,引流而东,合于运河”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:“

  • 银雀山

    在今山东临沂市南,与金雀山相对。1972年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大量竹简,其中有失传一千七百多年的 《孙膑兵法》 及 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尉缭子》 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