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湟水

湟水

①在今河南巩义市西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:河南尹巩县 “有湟水”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“洛水又东,浊水注之。即古湟水也。”

②即洭水。今广东连州市东南连江。《汉书·西南夷传》: 元鼎五年 (前112) 秋,“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,出桂林,下湟水”,即此。

③又名洛都水、乐都水、西宁河。在今青海省东部,为黄河上游支流。源出今海晏县西北包呼图山,东南流经西宁市,至甘肃兰州市西达家川入黄河。长349公里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金城郡临羌: “北则湟水所出,东至允吾入河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青海厄鲁特》 引 《册说》 曰: “西川河源出西塞外海夷部落,东流由石峡入境,至卫西北,受北川水。又东合南川河而经城北,名西宁河。又至卫东北受沙塘川水,又东南径碾伯堡名湟河,又东南接庄浪所界,合西大通河,又东合庄浪河,又东南至兰州西南入黄河。”


(1)古水名。(1)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河南尹巩县有湟水。《水经注·洛水》:洛水又东,浊水注之,即湟水也。(2)即“洭水”。(2)今水名。黄河上游支流。在青海省东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北则湟水所出,东至允吾入河。”源出海晏县包呼图山,上源有南北两支,在海晏县境内汇合后始称湟水,东南流经西宁市,到甘肃省兰州市西达家川入黄河。长374千米,流域面积3.29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大通河等。上游河谷呈串珠状,下游宽阔。富水力资源和灌溉之利。沿河为青海省主要农业区。建有东大滩等水库。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,多野生药材和野生动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骧阁

    在今福建长汀县城乌石山。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:云骧阁“在长汀县城上东南隅。上接龙山,下瞰龙潭,左有飞来石。旧名清阴阁,亦曰集景楼,又名双清阁。宋建。绍兴间刘乔改今名”。1929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

  • 杨老坡

    即今贵州福泉县东南凤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杨老坡驿“在州城东。又有杨老坡站。旧有驿丞。今裁”。

  • 曾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曾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。天宝后废。

  • 勐 (猛) 脸

    即孟琏。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三》: “嘉靖中,孟琏与孟养、孟密诸部仇杀数十年,司废。至万历十三年,陇川平,复设,称猛脸云。”

  • 遂城县

    ①东汉改遂成县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江西北咸从里。西晋后废。②亦作遂成县。东晋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 (龙圩镇)。南朝宋作遂成县,齐复作遂城县,梁作遂成县。隋开皇十一年 (59

  • 西唐店

    一名西汤店。即今山西沁县西北四十里西汤乡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赵德钧传》:五代唐清泰三年(936),赵德钧“自吴儿峪路趋昭义,与延寿会于西唐店”。即此。北宋置西汤镇。

  • 小坪

   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东旧城村。明天顺六年(1462)连山县徙治于此。

  • 黄团驿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黄团驿在 “府东一里”。

  • 永丰镇

    ①北周武帝保定元年(561)置,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。隋开皇五年(585)升为永丰县。②北宋置,属泰兴县。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。③北宋置,属招安县。在今山东沾化县(富国)西永丰镇。④北宋置

  • 河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冶戍镇。西晋末废。北魏孝昌中复置,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怀州。移治北中府城 (今孟县南十五里)。大业初属河内郡。唐为孟州治。金大定中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