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满番汗

满番汗

主要指今朝鲜平安北道清川江下游西岸地区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 东夷传 · 韩传》 裴松之注:“ 《魏略》 曰: 昔箕子之后为朝鲜侯……后子孙稍骄虐,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,取地二千余里,至满番汗为界,朝鲜遂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坝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昭王“三十六年,客卿竈攻齐,取刚、寿”。即此。西汉置刚县。古邑名。又作纲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昭王三十六

  • 阿里门河

    即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。源出锡霍特山,东北流入黑龙江。《金史·婆卢火传》:“直攧里部人尝寇耶懒路,穆宗遣婆卢火讨之,至阿里门河,辞勒罕伪降,遂略马畜三百而去。”即此。古水名。又称阿里民忒石水。

  • 波斯坎

    即坡斯坎。今新疆泽普县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 82 莎车府: “出境达叶城县波斯坎庄。”

  • 斗六

   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治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有“柴里斗六社”。康熙《诸罗县志》作“斗六门街”。本是洪雅族的一个社名,后简称“斗六”或“斗六门”。清光绪十九年(1893)云林县移治于此。日本占领后

  • 旄牛夷

    西汉三国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。在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嶷传》: “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余户……嶷厚加赏待,遣还。旄牛由是辄不为患。”

  • 延恩县

    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)置,为宥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。天宝中徙治经略军(今鄂托克旗东北)。宝应后州、县并废。元和九年(814)复于经略军故城置宥州及延恩县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六年(7

  • 梅回 (迴) 寨

    北宋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迷回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代州繁畤县有 “梅回” 寨,即此。

  • 临南县

    1940年晋冀鲁豫边区由临县南部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三交镇 (今山西临县南三交镇)。1946年撤销,并入临县。旧县名。晋绥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山西省临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名,治三交(今临县三交镇

  • 那林河

   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纳林河。《清一统志·霍罕》:那林河“在葱岭西北。经流数千里,霍罕、安集延诸国濒之以居。大小泉流支流不一,并会此河。其发源从东布鲁特境,西行过安集延城之北,又西行过玛尔噶朗城北,又

  • 涪陵驿

    在今四川涪陵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涪州: 涪陵驿 “在州治东滨江,水驿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