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南二十五里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2武宁县: 武安山 “元邑人胡绍远屯兵保障处,砦城遗迹犹存”。②在今浙江龙游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7衢州龙游县: “有武安山。” 唐武安县即以此得名
亦作荔蒲县。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荔浦县: “因荔水为名。” 三国吴属始安郡。南朝宋属始建国。齐复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荔州治。贞观十二
即今湖南邵阳县南二十七里白仓镇。清移石门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。明于此置通道镇巡司。清乾隆五十一年 (1786) 设三防主簿驻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。明置巡检司。清时设千总驻守。
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。始建于宋,为州城西通黟、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。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,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。
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堂阳县: “西南三十里有渠,自钜鹿入县境,下入南宫,景龙元年开。”
①在今湖北宣恩县境。有二:一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忠建宣抚司:连珠山在“司北一里”。一在县东南。同书忠峒安抚司:连珠山在“司南二里。上有砦”。②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0施州:连珠山“在
在今四川犍为县西北石马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犍为县:石马滩镇在“县北四十里。有巡司”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44随县:驴泉山“在县北九十里。上有池,旱不涸。昔出神驴,故以为名。《荆州记》云,驴泉山石卤润,牛马经过,贪其甘,不能去。土人云,牛马解逸,即此山寻之”。
在今四川绵阳市北。民国《绵阳县志》卷1:兴龙山在“治北六十里。旧名龙鼻觜。山半有石刻 ‘古龙鼻觜’ 四大字”。清嘉庆五年(1800)德楞泰镇压白莲教义军,曾驻此,改名兴龙山。即“兴隆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