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陂
即春秋时之狼渊。在今河南许昌县西。《水经·潩水注》: 宣梁陂 “上承狼陂于颍阴城西南。陂南北二十里,东西十里”。
即春秋时之狼渊。在今河南许昌县西。《水经·潩水注》: 宣梁陂 “上承狼陂于颍阴城西南。陂南北二十里,东西十里”。
清雍正六年 (1728) 置,属雷波卫。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黄琅镇。后废。
南朝宋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北上洛县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)。梁改为南洛州。南朝宋侨置,治北上洛县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)。属梁州。辖境不详。梁改置南洛州。
即今甘肃定西县西北称钩驿乡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二》: 称钩驿 “在安定县西北六十里称钩湾镇,有驿丞,今裁。有称钩湾递运所”。
明置,在今四川天全县西紫石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紫石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“禁门关” 条下: “紫石关在司西百里。”
即青岚湖。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。
公元第7世纪以后外国人常称中国为唐家。
即泰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北。古以为诸山所宗,故称 “岱宗”。《尚书· 舜典》 说: 帝舜“东巡狩,至于岱宗”。《史记· 五帝本纪》 说,黄帝曾登 “岱宗”。即此。《封禅书》: “岱宗,泰山也。”即泰山。
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羌良驿“又经阳蓬岭百余里至俄准添馆。阳蓬岭北巂州境,其南南诏境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四川省德昌县东南安宁河谷山岭。唐天宝末南诏与吐蕃以此分界,吐蕃占其北境,南诏占其南
即汉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。《西夏书事》卷20有汉伯渠,疑即汉渠的遗迹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:汉伯渠“自黄河开闸口, 长九十五里。洪武初浚立,灌田七百三十余顷”
明置,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南乔村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乔村驿“在高平县南三十里。旧有驿丞。本朝乾隆七年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