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母营
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: 猪母营 “在县西南。防守加略、中心等村生熟黎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 猪母营“乃纵横峒及定安思河光螺咽喉之所,明初置营防守”。
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: 猪母营 “在县西南。防守加略、中心等村生熟黎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 猪母营“乃纵横峒及定安思河光螺咽喉之所,明初置营防守”。
在今河北曲阳县北南镇乡涧磁村、燕山村一带。清蓝滨南 《景德镇陶录》 卷6: “定窑,宋时所烧。出直隶定州,有南定器、北定器。” 1962年与1987年进行发掘,东西长二十里,最大窑场在涧滋村北。出土瓷
即碎叶水。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由勃达岭北行赢千里,得细叶川。” 即此。
唐置,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。《沙州都督图经》:“又西北六十里,至山阙烽,水东即是鸣沙流山。”
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吴孙权改鄂县置,为武昌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从公安迁都于此。《三国志·吴书 ·吴主传》: 黄龙元年 (229)夏,孙权在 “南郊即皇帝位”。九月迁都建康,“征上大将军
亦名费克图河。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与阿城市分界之蜚克图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费克图河 “在阿勒楚喀城东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”。
清光绪十三年(1887)升卑南厅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东、花莲二县地。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,改置台东厅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以卑南厅改置,初治水尾(今台
在今河南荥阳市东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惠王五年(前365),“与韩会宅阳”。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宅阳故城一名北宅,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。”
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畔。一说在湟中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地·西宁府二》: 南川营 “在西宁县南五十里。旧名伏羌堡,明嘉靖十四年筑城,周三里有奇,南去暗门边墙三十里。本朝初设守备,今改都司”。又称伏羌堡。
即今日本九州群岛一带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夷传》:“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,依山岛为国邑。……皆统属于女王国……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余里。”
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九十里石佛寺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有十方寺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上榆林堡”条下:“十方寺堡在蒲河所西北,其南有马空堡,亦万历末增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