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池县
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海市境。八年 (634) 属廉州,十二年(638) 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六年(63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南。属越州(后改为廉州)。贞观十二年省入合浦县。
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海市境。八年 (634) 属廉州,十二年(638) 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六年(63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南。属越州(后改为廉州)。贞观十二年省入合浦县。
即今安徽涡阳县治。因在雉河入涡河之口,故名。清咸丰五年 (1855) 各地捻党领袖大会于此,推张乐行为盟主。为鲁、豫、皖一带捻军抗清斗争的主要据点。同治二年 (1863) 为清军攻克,次年清政府于此置
又作舒兰站。清置,故址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金州鄂佛罗站” 条下: “又西北六十里至舒兰河站。”
又作铜虏山。在今云南马龙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) 铜濑县: “谈虏山,迷水所出。”
南齐建,在今安徽泾县西五里。唐杜牧有《题水西寺》诗纪游。宋林逋《送思齐上人之宣城诗》:“萧闲水西寺,驻锡莫忘归。”后改名宝胜寺。即今安徽省泾县西宝胜寺。唐诗人李白、杜牧等皆有诗记游。李白《游水西简郑明
在今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霍罗格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叶什勒库勒“在喀什噶尔西境外千里。副将军富德、参赞大臣阿里衮追击霍集占于此,降回众万二千人。旧对音为伊西洱库尔,地以水名。在阿喇楚勒西南二百里,
亦名古城。清乾隆四十年(1775)筑,在今新疆奇台县西南五里许。同治间毁于兵,改建于今奇台县治。光绪十五年(1889)徙奇台县于此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唐方镇名。又称灵盐、灵武、灵州。唐开元九年 (721) 置,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。治所在灵州 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: “朔方节度使,捍御北狄,统经略、丰安、定远、西受降城、东受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。或说在今临汾市北高河村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四年 (前636)二月,公子重耳返晋,“使杀怀公于高梁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。《左传》僖公九年(前651年
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辰州府一》:龙潭溪“源亦出分水隘,东流过龙潭巡司(今龙潭镇)前,汇而为潭。由地中行二里复出,又东北流,至县东入溆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