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理番县

理番县

1914年改理番直隶厅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。取 “治理蕃民”之意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45年改为理县。


旧县名。1914年由理番直隶厅改置,治薛城(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)。因“名称有伤民族间之感情,违反时代精神”,1945年更名理县。仍驻薛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屠何

    或作不著何、屠何。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北方台正东……不屠何青熊。”孔注:“不屠何亦东北夷也。”

  • 武阳堰

    在今湖北郧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阳府郧县: 武阳堰在 “府西五十五里有武阳洞,悬崖深邃,水出其中,堰以溉田,为利甚博”。

  • 姚源洞

   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万年县: 姚源洞 “在县 (今青云镇) 东里许,深可十五里。两山并峙,林木蓊蔚,土田肥美”。明正德间,邑人王浩八等于此聚众起事。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

  • 甲峒

    ①在今广西扶绥县南。《宋史·交趾传》:嘉祐五年(1060),交趾“与甲峒贼寇邕州,诏知桂州萧固发部兵与转运使宋咸,提点刑狱李师中同议掩击;又诏安抚使余靖等发兵捕讨”。②在今越南北部谅山。沈括《梦溪笔谈

  • 临晋县

    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南二里。西汉属左冯翊。东汉末移治今大荔县。三国魏为冯翊郡治。西晋改名大荔县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,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为华阴县。②北魏太安二年 (456)

  • 龙祗山

    在今湖北竹山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龙祗山“在县南二里。古老相传,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, 身上毛生碧绿色, 白日升天”。

  • 下湖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10:下湖“在钱塘门外,其源出于上湖”。南宋淳祐七年(1247),西湖水涸,曾引天目山水经余杭塘河入下湖,再用水车输入西湖,以救干旱。宋林逋有《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

  • 鸡爪滩

    又名金照滩、丈八滩。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中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九年(1259),“二月丙子,帝悉率诸兵渡鸡爪滩,至石子山”,围攻钓鱼山城。

  • 甘孜县

    1913年改甘孜州置,属四川边东道。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。以甘孜寺而名。“甘孜”藏语意为“洁白美丽”。次年属川边特别区。1936年红军二、四方面军会师后,在此召开“甘孜会议”。1939的属西康省。195

  • 恒山

    ①又名常山、大茂山。五岳之北岳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太行恒山,至于碣石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 并州: “其山镇曰恒山。” 《尔雅·释山》: “恒山为北岳。” 皆此。②在今山西省东北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