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寺宣慰司
清嘉庆元年(1796)改瓦寺安抚司置,属茂州直隶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玉龙乡西北涂禹山。民国改土归流。
清嘉庆元年(1796)改瓦寺安抚司置,属茂州直隶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玉龙乡西北涂禹山。民国改土归流。
在今江苏丹阳市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阳县:丁义渎“自金坛白鹤溪分派,导流而北,凡三十五里,溉田数千顷,后废。宋绍熙中复浚治之,岁则大熟,至今赖之”。
在今青海贵德县东,南临黄河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永元五年 (93),护羌校尉 “ (贯)友乃遣兵出塞,攻迷唐于大小榆谷,获首虏八百余人,收麦数万斛,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,作大航,造河桥,欲度兵击迷唐”
一名大騩山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河南郡密县:“有大騩山,潩水所出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同四年(538),东魏侯景攻广州(治今河南鲁山县),未拔,闻西魏救兵将至,集诸将议之,行洛州事
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。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,驻察汗托海 (在今新疆裕民县西)。1944年升为裕民县。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。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,治察汗托海(今新疆裕民县西)。1944年升县。
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乐亭县:中淀河“流经县东南十五里达四沟港,四围皆水,中有高冈,又南通汤家河至胡林口河入海”。
北宋置,属信安军。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里。
唐万岁通天二年 (697) 改北平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契丹攻之不下,乃改为徇忠县。”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北平县。古县名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
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六十里。旧为采珠之所。明、清时置巡司。
东汉改南武阳县为侯国,属泰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平邑县。后改为南武阳县。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: 和帝封窦宪为 “武阳侯”,即此。
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代堡。《元和志》卷14代州繁峙县:“隋开皇十八年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