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寺
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寺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寺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①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称: “其天子常朝之所曰宣政殿,殿门曰光范门。宣政之北曰仁寿殿。”②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,龙朔二年 (662) 建。在今陕西西安城北
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新民府镇安县:京奉铁路在县境有四站,打虎山为一站。
亦名石城山。在今四川仁寿县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石城山“在仁寿县。一名石矩山。其山有石壁似城,因名。绝顶望见峨眉。有平等寺、西峨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仁寿县:石矩山在“县东北八里。亦名石
1913年改安达厅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安达市东北任民镇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37年移治安达镇(即今黑龙江省安达市)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。1949年划归黑龙江省。1960年改
在今甘肃天水市西百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竹岭水出南山竹岭,二源同泻,东北入藉水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元兴三年(404),西秦“乞伏乾归与仇池杨盛战于竹岭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。东晋义熙十二年
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为豫章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东。南朝陈移治今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。隋改名豫章县。唐宝应元年 (762) 又改名钟陵县,贞元中复名南昌县,为洪州治。治所即今南昌市。五代
西汉元朔六年 (前123) 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。《汉书·张骞传》 注: 颜师古曰,“取其能广博瞻望”。故名。西晋属南阳国。南朝宋永初后废。古县名。
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毛坦厂镇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茅坦厂在“州南一百里”。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南部。面积56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毛坦厂,人口4740。因原为茅草丛生的河滩地,称
即临晋关。战国魏置,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魏襄王七年,秦王来见蒲坂关。” 《元和志》卷12河东县: 蒲坂关 “一名蒲津关,在县西四里”。皆此。北宋大中
即今台湾台北县东菁桐。为台湾铁路平溪线终点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