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和郡
北魏改番禾郡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彰县 (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,俗称白虎城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金昌市地。北周废。
北魏时改番禾郡置,治番禾县(今甘肃永昌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永昌县一带。北周时废。
北魏改番禾郡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彰县 (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,俗称白虎城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金昌市地。北周废。
北魏时改番禾郡置,治番禾县(今甘肃永昌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永昌县一带。北周时废。
亦名天马山。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天马山“其形如马。前有二小山,状如执御者”。
亦作蜢䗱者石山。 在今云南凤庆县东北二百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顺宁府: 蜢濮者山“土少石多,高峻骨立,宛如鬼工削成。下有聚落,俗呼蜢濮者”。
西汉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境。东汉废。
又名埠头镇、杨柳镇。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南七十里湟里镇。清光绪 《常州府志》 卷5武进县: 西南旌孝乡第三十六都图有湟里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武进县西南有 “湟里镇”,并记: “湟里距治七十里,
北宋置,产盐,属利丰监。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北四十里丰利镇。旧属如皋县,清时设盐课大使。1945年划归如东县。即今江苏省如东县西北丰利镇。自宋至清皆设盐场,清驻盐课大使于此。
西晋置,属西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十里仙提堡。隋废。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甘肃省山丹县东。属凉州西郡。北魏属凉州。隋废。
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 (杨村镇) 西南城上村。西晋属燕国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南城上村,属渔阳郡。设有盐官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
一名霍山、霍太山。即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太岳山。为汾河与沁河、浊漳河分水岭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壶口雷首,至于太岳。”
一作龙舟峪关。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六十里北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祁县: 隆州谷关 “县东南九十里,南通沁州,北通徐沟县,西壁皆山,道傍有水,即胡甲水也。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。亦曰隆州谷北关”。
①一名灵隐山。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、天竺诸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钱唐县: “武林山,武林水所出。” 周密 《武林旧事》 卷5: 武林山“又名灵隐山,又曰灵苑山,又曰仙居山,有五峰”。当为杭州西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