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勒府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疏勒州置,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伽师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1913年改为疏勒县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疏勒州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、疏附、伽师、巴楚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,以直辖地置疏勒县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疏勒州置,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伽师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1913年改为疏勒县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疏勒州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、疏附、伽师、巴楚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,以直辖地置疏勒县。
一名牛渚矶(圻)。又名采石山。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山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丹阳郡秣陵县:“南有牛渚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8当涂县:牛渚山“在县北三十五里。山突出江中,谓之牛渚圻,津渡处也……温峤至牛渚
又名寄啸山庄。在今江苏扬州市城东南角。原系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,光绪年间为官僚何芷舫所得,并加以扩建,故名何园。园分东西两部分,有游廊相连接。东部建有花厅、船厅、六角小亭、湖石假山,西部水池居中,水池周
在今四川芦山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77卢山县:卢奴山“在县东五里,与始阳山相接”。县以此名。
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北二十五里,相连者为小翮山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阳沟水“出(居庸)县东北,西南流径居庸县故城北,西径大翮、小翮山南,高峦截去,层陵断雾,双阜共秀,竞举群峰之上。郡人王次仲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。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5: 蒙舍川 “又有大池,周回数十里,多鱼及菱芡之属”。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,称蒙舍池。今已不存。
又名浮石山。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浮虚山 “相传山尝与波上下。《山海经》,南海有浮石山,疑即此”。宋邓光荐有 《浮虚山记略》。
①指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之上下两江口。一在安图县西南,为大沽江注入二道江处,称为上两江口,即今两江镇;一在今吉林靖宇县东北,头道江与二道道江合流处,为下两江口,今两江口村。民国《桦甸县志》卷2:“二
金置,属交河县。在今河北沧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交河县: 景城南镇在 “县东北六十里。即故景城县地,金置镇于此”。
又作于厥、于骨里、乌虎里。辽北境部族,属乌古敌烈统军司。游牧地相当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部、蒙古国东方省东部地。
①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西河口乡。当东淠河与西淠河汇流处,称西两河口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两河口在“州南八十里”。②亦称东两河口。即今安徽六安市南东河口镇。明万历《六安州志》卷2《津渡》:两河口在“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