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南二十二里姜灶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南通市)东南有 “姜灶”。
亦作洛阴城。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“ (洛阴水) 径洛阴城北。”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永安郡阳曲县有罗阴城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于此置罗阴县,贞观元年 (627) 废,仍
又作羊岚集。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里羊岚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黄县北有羊栏集。
即今山东文登市东南高村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 卷3 《坊市》: “东南四十里曰高村集。”
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北四十里武功镇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)始置武功县于此。
①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七年(前584),晋景公与诸侯“同盟于马陵”。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公元前341年,齐将田忌用孙膑之计,大破魏庞涓于“马陵”,即此。另一说在今
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东海县: “西捍海堰在县 (今海州镇) 北三里,南接谢禄山,北至石城山,南北长六十三里,高五尺。隋开皇九年县令张孝征造”; “东捍海堰在县东北三里,西南接苍
即汉长安城宣平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。王莽时改名春王门。《汉书· 翟方进传》: “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。” 师古注:“春王,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。本名宣平门,莽更改焉。”
又作塔山前卫。明正统十 一年 (144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不详。辖今吉林松原市、农安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。后废。明正统十一年(1446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境约今吉林省松原、前郭、农安
①五代方镇名。后梁置,治所在邓州 (今河南邓州市)。后唐改名威胜军。②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 改高苑县置,属京东西路。治所即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。熙宁三年(1070) 改高苑县。五代方镇名。梁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