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荆堤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“偃虬堤”条下:“又白荆堤,在府东南十里。与㴩湖相近。”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“偃虬堤”条下:“又白荆堤,在府东南十里。与㴩湖相近。”
在今安徽淮北市境。1938年5月,日军在此把村民赶到街上分批用刺刀刺死,全村被杀二百六十四人,三十二户被杀绝,七百多间房屋被烧毁,制造了著名的 “渠沟惨案”。
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恰伦河东。清咸丰 《伊江集载》: 呼鲁克山 “在惠远城西五百余里”。
即今湖北谷城县北北河。源出湖北房县东滴水岩,名八渡河。东北流至石花街,名古羊河。又东至谷城县东北折而南,会南河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汎水“东径汎阳县故城南。……又东流注于沔”。
①北周置,属翼州。治所在龙求县 (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中部地区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②北周建德三年 (574) 置,为施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。隋开皇初
①唐吐蕃军镇城。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雅州严道县: “和川路在县界,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,西郭至吐蕃松城四日程。”②即今福建霞浦县驻地松城镇。唐长安二年(702) 始于此为长溪县治,历
南朝梁置,属财丘、梁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安徽临泉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①即今大汶河。《尚书·禹贡》 青州:“浮于汶, 达于河。”即此。源出山东莱芜市北,西南流经古嬴县南, 古称嬴汶, 又西南会牟汶、北汶、石汶、柴汶,至今山东东平县戴村坝。自此以下,古汶水西流经东平县南,
唐龙朔元年(661)置,属月支都督府。治所在悉计蜜悉帝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北昆都士东南伊什卡姆希)。8世纪中废。
在今浙江义乌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义乌县: 铁岩山在 “县东南二十里。俗名郭公山。极高峻,山半有水帘,下垂数十丈。顶有旷土百亩,三坞一潭”。
一名燕厦镇。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六十六里燕厦镇。旧属兴国州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兴国州西南有堰下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