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冈
即今西藏墨脱县。清末《西南野人山归流记》称:“野人山历为西藏流放之所。凡罪犯流军至此,由白马冈酋长按罪轻重分配各地,囚于树上,或穴地为牢。”又说:“每十二年,达赖喇嘛至波密及白马冈讲经一次。”1960年于此置墨脱县。“白马冈”,藏语意为莲花宫。
即今西藏墨脱县。清末《西南野人山归流记》称:“野人山历为西藏流放之所。凡罪犯流军至此,由白马冈酋长按罪轻重分配各地,囚于树上,或穴地为牢。”又说:“每十二年,达赖喇嘛至波密及白马冈讲经一次。”1960年于此置墨脱县。“白马冈”,藏语意为莲花宫。
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喜峰口一带。古有塞道, 自今蓟县东北经遵化县,循滦河河谷出塞,折东趋大凌河流域,为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交通要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二年(207)北征乌丸,“引军出卢龙塞
①明置,属甘州左卫。即今甘肃山丹县南霍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 黑城堡,“明嘉靖中置,城周五里,在大草滩中。本朝初,设游击驻防,后改都司,乾隆四十六年改守备。寻以守备移驻红城堡,设把总一员驻防”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4衡州府:石龙岩“中有石如龙。相传岁旱洗之即雨”。
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置,治所在涡阳县(今安徽蒙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县等地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)改为谯州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年)改涡州置,治涡阳县(今安徽蒙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、
即习郁池。在今湖北襄樊市南。《晋书·山简传》: “诸习氏,荆土豪族,有佳园池,简每出嬉游,多在池上置酒辄醉,名之曰高阳池。”
即今浙江玉环县东南坎门镇。清设守备驻守。清光绪《玉环厅志》卷2:坎门街“在钓艚隩,有东西街”。即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南坎门。清时设守备驻守,属玉环营管辖。
即尧港。在今台湾高雄县西北旧港村。见清余文仪 《台湾府志》 舆图。即“尧港”。
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百嘉乡。清时设汛。
①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苌平县置,为王屋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。《寰宇记》卷5王屋县:“《古今地名》云,王屋山状如垣形,故以名县。”隋属河内郡。唐武德初改为邵伯县。显庆二年(657
①西汉置,属琅邪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四十里。东汉属琅邪国。三国魏属城阳郡。南朝宋废。北魏永安中复置,属东武郡。北齐并入东莞县。②东晋侨置,属南东莞侨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。南齐建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