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马湖

白马湖

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水经·淮水》:“中渎水出白马湖,东北注之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39楚州:白马湖“在宝应县北十五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曰:白马湖“东西十五里,南北三里。东北通运河,北达广浦,为往来要津。或曰即故白马塘也”。

②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十二里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白马潭“潭之深无底。传云创湖之始,边塘屡崩, 百姓以白马祭之,因以名水”。

③在今河南博爱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白马沟水“首受白马湖。湖一名朱管陂。陂上承长明沟”。

④一名白蟒湖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七里。北宋曾巩《归老桥记》:“武陵之西北,有湖属于梁山者,白马湖也。”


(1)在江苏省宝应、淮安、金湖、洪泽四县市交界处。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中渎水出白马湖。”湖盆浅碟形,系由古潟湖经长期演变分化而成。湖面海拔6.5米,面积108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2米,蓄水量1.05亿立方米。原与宝应湖相连,1969年两湖间筑堤建闸,成为一个独立湖泊。其出水主要经排水闸泄入里运河。具灌溉、航运、水产之利。(2)旧名渔浦湖。在浙江省上虞市区西北。周20余千米,三面环山。湖滨诸山三十六涧,悉汇于湖。湖中有癸巳山、羊山、月山。据《水经注》云,创始时塘堤屡坍,民以白马祭之,故名白马潭。一说晋时县令周鹏举尝乘白马入湖中不出,人以为地仙,故名。1921年当地陈姓富绅捐资兴学,延经亨颐、夏丏尊等创办春晖中学,朱自清、丰子恺等著名学者数十人执教于此,改革教育制度,率先实行男女同学。校旁旧有弘一法师(李叔同)故居晚晴山房。(3)即“朱管陂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户村堡

    即今河北邯郸县西户村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》“河沙堡”条下载:“户村堡在县西二十五里,俱有土城。”

  • 凤河营

    即今北京大兴县东南六十六里凤河营乡。凤河于此入安次县。明称凤窝村。清称凤窝营,乾隆间改称凤河营。集镇名。在北京市大兴区东南部。凤河营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700。辽属析津府安次县凤凰里,明名凤凰营。

  • 长安寺

    ①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西南山脚下。是八大处中第一处。旧称翠微寺。又称善应寺。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(1504)。清康熙十年(1671)重修。前殿为释迦殿,后殿为娘娘殿。寺后有两棵相传是元代种植的白皮龙爪

  • 良田屯堡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保安州。在今河北怀来县(沙城)西北良田屯村。

  • 毡 (氈) 帽山

   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》: 毡帽山 “在赤城县北,独石城西北十里。圆耸卓立,远望如帽,因名。一名簪缨山”。

  • 龙化河

    在今山西盂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盂县“牧马水”条下:“龙化河在县北四十五里,一名兴龙泉。北流至榆枣关口,入于滹沱。”

  • 水口监

    宋置,属大昌县。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水口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大宁监大昌县:“旧在监南六十里,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。”

  • 蛏浦

   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三十二里蛏浦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 “邢浦” 条下: “今府东北四十五里有蛏浦,隔岸对海宁县石墩山,为戍守要地。嘉靖三十五年,倭贼经府东北六十里之西汇渚入犯,官军却之于此。”

  • 天门台山

   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石门县“石门山”条下:“又县东一里有天门台山,顶方正如台。二小溪合流,台下为天门桥。”

  • 安喜县

    ①三国魏改安憙县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。西晋属中山国。北齐移治今定州市,为鲜虞郡治。隋改名鲜虞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安喜县,为定州治。北宋为中山府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废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