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鹭洲

白鹭洲

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与新林浦相对。李白《宿白鹭洲寄杨江宁》诗:“朝别朱雀门,暮栖白鹭洲。”《宋史·曹彬传》:开宝八年(975),“(采石)浮梁成,吴人出兵来御,破之于白鹭洲”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引《丹阳记》曰:“白鹭洲在县西三里,洲在大江中,多聚白鹭,因以名之。”即此。

②在今江西吉安市东赣江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1吉州:白鹭洲“由郡城南来,折而北者赣江也,有洲环于江中曰白鹭,其长数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白鹭洲“在庐陵县东赣江中。长五六里,白鹭书院在其上”。

③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。明嘉靖《贵州通志》卷16思南府: 白鹭洲在“府城东北一里香炉山下。洲兀出中流, 鹭鸥翔集,双峰分峙, 二水绕旁”。


(1)在江苏省南京市。有两处:1.古白鹭洲,原在城西长江中,后江水北移,洲陆相连。其址约在今莫愁湖西岸至上新河一带。因洲上常聚许多白鹭,故名。唐诗人李白《登金陵凤凰台》诗有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”句,即指此。后因泥沙淤积,水道外移,洲和陆地相连而湮没。2.今白鹭洲,在中华门内东侧,秦淮河、利涉桥之南。原是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。园中有世恩楼、心远堂、月台、小蓬山等,景色幽美,惜毁于清咸丰年间。后在东园故址建白鹭洲公园。1951年开始整修,有藕香居、烟雨轩、回廊、小桥、水榭、风景亭、少年之家等,堆砌湖石假山。今为碧波映照、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。(2)在江西省吉安市区东赣江中。为江心洲,与城区建桥连接。有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(1241年)的白鹭洲书院。现存主体建筑风月楼(高14.7米)和云章阁系清道光初重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乐关

    即长台关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北五十一里。

  • 平缅宣慰司

    元至正十五年(1355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勐卯(今云南瑞丽市西郊)。领原麓川、平缅、镇西、茫施、南甸、柔远、镇康、孟定、木连诸路及威远州、远干州、者乐甸等金齿地,辖境约当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

  • 石埠子镇

    即今山东安丘县西南石埠子镇。西汉置灵门县于此。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埠子村,人口 6000。因地处四周平坦,惟村北有一岩石裸露的小埠,故取名石埠子。1949

  • 天山县

    ①唐贞观十四年(640)置,属西州。治所在今新疆托克逊县东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天山县“取祁连山(按:指天山)为名”。贞元中陷入吐蕃。②金大定十八年(1178)置,为净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

  • 皋落城

    春秋时赤狄别种东山皋落氏聚居地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八里皋落镇。《左传》: 闵公二年 (前660),“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”。即此。春秋赤狄东山皋落氏都城。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。《左传》闵公二

  • 双溪隘

    ①又称双溪公馆隘。在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双溪公馆隘“在屏南县北,接政和县界。明万历十七年,以矿徒作乱创建,拨兵防守”。②亦名双溪口隘。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南双溪。民国

  • 竹核坝

    即今四川昭觉县东北竹核乡。民国常隆庆《雷马屏峨调查记》:竹核坝“宽约六里,长约十里,皆属稻田,海拔1900米,居民约千家”。“竹核”彝族意为有温泉之地方。在乡东南有竹核温泉。

  • 肆卢川

    指今山西忻州市与原平县间之平川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嘉四年 (310) 刘琨大败刘虎,“刘虎收余众,西渡河,居朔方肆卢川”。即此。古地名。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年)

  • 峡山寨

    在今江西分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分宜县: 峡山寨 “在县南。其地山峻水险,高岩峭壁。相传唐李克用曾驻兵于此,遗址尚存”。

  • 神武右卫

    明宣德五年 (1430) 置,治所即今河北正定县。明宣德五年(1430年)改西安右护卫置,治真定县(即今河北正定县)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真定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