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龙津

白龙津

在今浙江松阳县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百仞山“山麓有白龙津,吴越因以名县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安郡

   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(260) 分会稽南部都尉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建安县 (今福建建瓯市南,松溪南岸)。南朝移治今建瓯市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分置晋安郡,辖境缩小,约当今福建南平以

  • 营口厅

    清宣统元年 (1909) 析海城、盖平二县地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。1913年改为营口县。清同治五年(1866年)置,治今辽宁省营口市。属奉天府。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为直隶厅。1913年

  • 堂子

    在今北京天安门东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49: “堂子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,每年元旦亲祭。凡国家有征讨大事,必亲祭告。” 旧址相当今天安门东南东西长安街上。1911年辛亥革命后,因开辟东西长安街而拆毁

  • 笼丛山

    即砻丛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宁国县: 笼丛山在 “县西南百五十里。其南属绩溪县界。峻壁崇关,宣、歙阨塞处也。明正德间,姚源盗起,官军于此防戍,丛山关在焉”。

  • 三门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56武安县:“三门山,县西北八十里。山有三足,峻峙如门。”②在今浙江象山县南三门湾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海县:三门山“在县东二百五十里海中。海舟出入必经之所,今设兵

  • 紫岩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 紫岩山 “山上有岩色紫,形如覆釜,穹窿深广,可容百人”。②又名绵竹山。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绵竹县: “有紫岩山,绵水所出。

  • 三水江

    在今贵州贵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“南明河”条下:“三水江在府北三十里。府西境之水派流而下,至此合流为一,东流合于清水江。即陆广诸水之下流也。”

  • 阿蛮国

    即今伊朗哈马丹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。”

  • 沙县

    ①隋开皇初改沙村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9汀州沙县:“因沙丘以为名。”一说因县境沙溪而得名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9延平府《建置沿革》:沙县“以县有沙源也”。并云,沙源“在沙县

  • 王寺镇

    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四十里王寺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沧州图:西南有王寺镇。(1)在河北省南皮县东部。面积90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寺,人口3820。镇以驻地名,明初建大寺院,有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