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步山
在今四川芦山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百步山“在芦山县北四十里。路接蛮界,仅百步,险隘难行”。
在今四川芦山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百步山“在芦山县北四十里。路接蛮界,仅百步,险隘难行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境。大业初并入巨野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仍属郓州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兖州市西北。属泰山郡。《汉书·地
①秦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四十里安国镇油房庄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秦昭王六年 (前301),“泾阳君质于齐”。西汉改属安定郡。《后汉书· 隗嚣传》: 东汉建武二年 (26),“赤眉去长
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北湑水河北岸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壻水 “东南径大成固北,城乘高势,北临壻水。水北有韩信台,高十余丈,上容百许人。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,设九宾礼,以礼拜信也”。唐岑参 《赴嘉州过城固寻永
明洪武十年 (1377) 改孟州置,属怀庆府。治所即今河南孟县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古旧县名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改孟州置,治今河南省孟州市城关镇。明、清属怀庆府。1996年
即慧山泉。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白石坞下。即天下第二泉。又称惠山泉。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惠山白石坞下。明李东阳有《寄题二泉亭为邵泉斋作》诗。
亦作青吉斯河。即乌伦古河西源。在今新疆青河县境。源出县北阿尔泰山西南麓,南流经县城西,又南流先后与察罕河、布尔根河会合,又南流折西北流,名乌伦古河。
明代西藏地方建置。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,伯木古鲁(即帕主)为万户之一,元末势力最强,兼并邻部,至正十三年(1353)受封为大司徒,入明后又击降萨迦,控制乌思藏大部地区,明洪武八年(1375)封万户,永乐
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珞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 珞黄山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下有珞黄镇。《巴中记》 谓之东穷峡”。
即龙城。亦名黄龙城、龙都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) 慕容皝筑,即今辽宁朝阳市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 (附阳裕传)》: “及迁都和龙,裕雅有巧思,皝所制城池宫閤,皆裕之规模。” 又 《冯跋载记》:慕容永 “
在今湖北蒲圻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府蒲圻县: 蒲首山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《志》 曰,蒲圻之首山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