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百花洲

百花洲

①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6隆兴府:百花洲“在东湖之北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49南昌府:百花洲“在东湖北。宋绍兴间张澄建亭其上,扁曰‘讲武’,以习水军”。

②在今山东济南城大明湖南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一》称:百花洲“方广数十亩。居民庐舍,围旋环绕”。宋曾巩有百花洲诗。

③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二》:百花洲“宋州守范仲淹营为游咏之所”。


在江西省南昌市状元桥和三道桥之间东湖一带。原为水泽之乡,被东湖(旧名东太湖)萦回环抱。南宋绍兴年间,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亭以习水军。共有三洲,其北一洲叠石成峰,亭峙其巅,故称“冠鳌亭”。东一洲深入湖心,为宋隐士苏云卿灌园处,名为苏翁圃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“百花洲”三字,镌为石碑。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、苏圃春蔬均在此。唐代诗人张九龄、杜牧,宋代词家辛弃疾均留有描绘百花洲旖旎风光的词章。建国后,东湖几经疏浚,在湖中筑岛修堤,架桥建亭,为游览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檗山

    又作黄蘖山。在今江西新干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黄檗山 “在县南 (西) 二十里。唐权载之有 《黄檗馆遇雨》 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黄蘖山 “在县西二十里,临江。县

  • 沐川砦

    宋置,属嘉定府。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。《宋史·黄畴若传》:南宋开禧元年(1205),董蛮部入寇犍为利店,“畴若亟移书两军,俾速还师守险为后图,西师遂退守沐川”。即此。元改置沐川镇。

  • 八团镇

    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川沙堡“产盐,商贾辐辏。地名八团镇”。

  • 树枝水

    亦作树枝水。又名首拔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于阗 “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,号树枝水,即黄河也。一名计式水”。

  • 西塞

   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 裴注引《江表传》:东汉建安四年(199),刘勋“闻(孙)策等已克皖,乃援西塞”,即此。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

  • 叨?噔镇

    即今辽宁凌源市西南刀尔登蒙古族乡。清乾隆《钦定热河志》卷54建昌县:“多尔登在茶棚西南四十里。”多尔登即刀尔登。蒙古语意为开阔、宽阔。

  • 清泥河

    亦作青泥河。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之清河。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 南朝陈太建二年 (570),“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,昭达……乘轻舟袭之,焚其舟舰”。又 《宋史·张顺传》: “襄阳受围五年,宋闯知其西

  • 牟纳山

    即木纳山。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、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。

  • 仓禾堡

    即今湖南嘉禾县治。明崇祯十二年(1639)于此置嘉禾县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:仓禾旧堡“今嘉禾县治”。

  • 留古镇

    清置,即今陕西富平县东二十五里留古乡。在陕西省富平县东南部。面积49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留古,人口3210。相传明时,岁有估衣集会,后设月会,集市渐繁,故名留估。俗称留古。清代设留古镇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