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。东汉废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析庆山、渭南二县置,为鸿州治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三十六里零口镇。大足元年 (701) 省入渭南县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
①唐贞观元年(627)改永安县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3孝义县:“因县人郭兴有孝义,故以名焉。”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中阳县,后复为孝义县。熙宁五年(1072)废。元祐
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。 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峨漕隘” 条内: “又有骈隘, 在 (归顺) 州南八十里。俱有兵防守。”
又作察罕章。指今滇西北一隅。蒙古宪宗四年 (1254) 设茶罕章管民官,元至元八年 (1271)改茶罕章宣慰司。《元一统志》: 至元十五年 (1278),“改茶罕章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”。以后茶罕章与丽
①在今江苏泰州市城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济川桥 “一名高桥。跨运盐河,达通州如皋孔道”。②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5宁国府: 济川桥 “在府城东阳德门外。隋开皇中建。旧名永安。
一作北重山,又名百里山。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典》 向城县:“北重山在县北,即是三鸦之第一。”
即明月峡。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东段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。南宋陆游 《入蜀记》: “过扇子峡,重山相掩,状如屏风扇,疑以此得名。” 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: “黄牛峡尽,则扇子峡。”
在今河南长葛县老城东北五里。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(前712),“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,……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”。《寰宇记》卷7长葛县:“今有东西两城。”
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。汉高帝十一年 (前196) 封功臣赵衍为侯国,后仍为县,属东郡。东汉属东平国。西晋属东平国治。北魏属东平郡。北齐移治须朐城 (今山东东平县西北)。隋开
南朝宋置,为南流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。为南流郡治。南朝梁、陈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