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盘石镇

盘石镇

元置,即今山东曹县治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曹州: 洪武二年 (1369),“州治自北徙于盘石镇”,即此。


(1)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曹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徙曹州治此。四年降州为曹县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106平方千米。人口4550,多为瑶族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寨,人口170。因境内有一磨盘大石,故名。原为连山县地。1942年属连南县二区。1957年属香坪乡,1959年属连阳各族自治县福堂公社。1961年分县,仍属香坪公社。1962年析置盘石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设乡,1997年设镇。属起微山西部中山。县主要林产区之一,林产以杉木为主。主产稻、玉米,并产山稻、甘薯及油茶、生姜、黄烟等。有金、银、铅、锌等矿。有木材加工、冬菇、松香、红砖等厂。有公路接四连公路。(2)在重庆市云阳县西部。面积52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盘石,人口4410。三峡库区淹没土地1.13平方千米,迁移3043人。新镇迁余家院子,面积2.5平方千米,人口4500。以江中一巨石形如盘得名。1930年改盘石乡为镇。1941年改镇为乡,1953年又改乡为镇。1958年为永兴公社,1962年分为革岭、永兴两个公社。1984年复乡,1992年两乡合并为盘石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。为水果、蔬菜、蚕茧、生猪发展基地。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生物化工、五金制造、造船等厂。除长江航运外,有公路可通云阳、万州。(3)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部、葛庙山东麓。面积121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臭脑村,人口1850。以镇境盘石营命名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设臭脑汛,1942年置盘石乡。1953年分置盘石、芭茅乡。1958年属世昌公社。1961年建盘石、芭茅公社,1984年改置盘石乡、芭茅镇。1992年合并置盘石镇。腊尔山绵延镇东境黔湘边界地区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。十八箭的红黏米有名。有铅、锌矿。黄螺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仁堡

    明置, 在今广西昭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石仁堡“其相近为东西两营。《志》云:县有上永、藤湾、明源口等村,清瑶僮环县四列,而东营、西营、石仁等堡为戍守要地”。

  • 飞狐道

    ①古道路名。东汉筑,为飞狐口谷道之延长线。在今河北蔚县县东至山西大同间。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:建武十三年(37),“诏霸将絁刑徒六千余人,与杜茂治飞狐道,堆石布土,筑起亭障, 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”。即此

  • 万胜镇

    即今河南中牟县北二十四里万胜村。《新唐书·秦宗权传》:唐光启三年(887),秦宗权围汴州,其将卢瑭“引兵屯万胜,夹汴而栅”。后置镇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》:同光四年(926),帝“至万胜镇,即命旋

  • 静边州都督府

    ①唐贞观中置,属灵川都督府。初在陇右,后侨治庆州境,在今甘肃庆阳县境。天宝后废。②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绥德州米脂县: 静边城 “在废银州西南。唐贞观以后,吐蕃浸盛

  • 西怀州

    ①北周天和六年(571)置,治所在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)。建德六年(577)废。②唐贞观四年(630)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(634)改为远州。

  • 石窝邨

   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石窝村。清光绪《顺天府志》卷29房山县:“(西南)五十里石窝邨。”

  • 科尔沁右翼后旗

    俗称镇国公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6) 置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恩马图坡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)。30年代伪满迁治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察尔森镇。1952年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。古旧旗名。清崇德

  • 沙喇雅斯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萨雷贾兹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沙喇雅斯水“北流,经沙喇雅斯卡伦东(卡伦东南至特克斯塞沁卡伦七十里)”。

  • 棠下墟

   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。清道光 《新会县志》 卷4: “墟市” 有棠下墟。

  • 仇溪

   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八十六里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36余杭县:仇溪“有二源:一出临安高陆山,东流八十六里至仇山之北;一出本县独松岭,东流八十里一百步至仇山,合流而东行十二里一百步,又合苕溪。以二水合流处有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