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天津市东塘沽区西北新河街道办事处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北部。属养贤乡。人口2800。水阳江改道经此,在新河道旁建成村庄,故名。自1961年至2001年12月止,一直是乡、
在今湖南沅陵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辰州府沅陵县: 南水关在 “府城南门外。又城西有西关。为近郊防御处”。
①南齐置,为齐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。梁初废。②南齐置,属东官郡。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。南朝陈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循州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兴宁县。③南朝梁置,为北江州齐昌郡治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十里道院。元时建有上真道院,故名。
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光绪三十年 (1904),驻藏帮办大臣凤全道经巴塘,“见地土膏腴,即招汉人住垦,筑垦场于茨梨陇”。即此。
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文水县: “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,贞观三年,民相率引文谷水,溉田数百顷。”后涸。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文水县(今县东旧城)“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,
在今湖南溆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溆浦县: “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……皆设险处。”
又作杜怀、打歪、打回。即今缅甸南部之土瓦。为古代从今泰国西通大海的重要港口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 有专条记述。
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六里龙港镇。为鄂东南革命老根据地, 1931年中国共产党鄂东南特委机关驻此。(1)在山西省沁水县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8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河与杏河交汇
北周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窟胡县 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窟胡县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属石州,领一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