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公山
又名象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,与焦山对峙。《元史·阿术传》: 至元十二年(1275),张世杰等以舟师驻焦山东,“阿术登石公山望之,舶舻连接,旌旗蔽江, 曰:‘可烧而走也’”。即此。
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江畔,与焦山对峙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宋两淮镇将张世杰等以舟师万艘驻焦山东,元将阿朮登此山望之,旋大败宋军于江中。
又名象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,与焦山对峙。《元史·阿术传》: 至元十二年(1275),张世杰等以舟师驻焦山东,“阿术登石公山望之,舶舻连接,旌旗蔽江, 曰:‘可烧而走也’”。即此。
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江畔,与焦山对峙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宋两淮镇将张世杰等以舟师万艘驻焦山东,元将阿朮登此山望之,旋大败宋军于江中。
亦名右溪。在今广西西部,为郁江上源之一。《寰宇记》卷166邕州:“右水源出西北田州,流入郁江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85田州府:右江“在府城东南。源出云南富州,历上林洞,至本府流入南宁府界”。右江主源为驮娘
即今四川茂县西北之松坪沟水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翼州卫山县:“隋改为翼针县,治七顷城。贞观十七年,移治七里溪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73叠溪千户所:七里溪“在所东(西)七里。源出松坪寨,……流入于汶江”。
亦作高坪铺。即今四川广汉市西北高坪镇。清嘉庆 《汉州志》 卷9: 高坪铺场 “至州二十里”。
在今陕西府谷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》:半坡山“在府谷县西七十里”。
明置,属楚雄府定边县。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城内。
在今陕西富县北。唐韦庄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》诗:“开元坡下日初斜。”即此。
北宋置,属观州。在今广西南丹县东。
即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。明嘉靖五年(1526)置三水县于此。在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河口镇。明嘉靖五年(1526年)以南海县之龙凤冈置三水县,即此。
北宋崇宁二年(1103)置,属融州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。
即今江苏扬中市南油坊桥镇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扬中县有 “油坊桥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