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州祥祐监军司
简称祥祐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石州城(今陕西横山县东北波罗堡附近)。元废。
简称祥祐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石州城(今陕西横山县东北波罗堡附近)。元废。
即今云南云龙县驻地石门镇。1929年云龙县迁治于此。
①泛指今黄河以北地区。《史记· 乐毅列传》: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,“起兵击齐。以天之道,先王之灵,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。济上之军受命击齐,大败齐人”。②战国时指齐国之黄河以北,今河北东光、盐山及山
即今甘肃徽、成二县境之洛河。《元和志》卷22同谷县:下辨水“一名甘泉,县东北七十里”。
又名笔架峰。在今湖南炎陵县北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4衡州府: 青台山 “形如笔架,为一邑壮观”。
一名东梁河。即今辽宁浑河支流太子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辽东郡辽阳县:“大梁水西南至辽阳入辽。”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东京辽阳府:“东梁河自东山西流,与浑河合为小口,会辽河入海。又名太子河,亦曰大梁水。”即“
古时多泛称东方为东州,南、北、西方为南、北、西州。如《楚辞》:“嘉南州之炎德兮’;《战国策》:“秦穆公一胜而霸西州”;《三国志·魏书·郑浑传》 裴注引张璠《汉纪》:东汉郑泰称董卓“出自西州”,又说“东
即今湖北天门市西南二十里新堰乡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天门县西南有新堰口市。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在德源城(今云南洱源县南三十六里,邓川镇东北郊)。元改邓川州。
1913年改循化厅置,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。清嘉庆 《循化志》 卷1:“以生番归化之故” 而得名。1928年改属青海省。1954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
即今吉林抚松县东南松花江上源老黑河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7: 哈勒珲穆克河,“国语 (满语),哈勒珲,温暖也; 穆克,水也。(吉林) 城南八百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