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涝池堡
明成化十一年(1475)余子俊改石涝池寨置,在今陕西定边县南。清康熙《延绥镇志》卷1:石涝池堡“宋盐池地,水卤不可饮。东有石涝池,人赖汲饮,故名。……今裁,并入定边营”。
明成化十一年(1475)余子俊改石涝池寨置,在今陕西定边县南。清康熙《延绥镇志》卷1:石涝池堡“宋盐池地,水卤不可饮。东有石涝池,人赖汲饮,故名。……今裁,并入定边营”。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又名梵宗寺、法海寺。藏语称 “衮本”,意为 “十万佛像”。在今青海湟中县 (鲁沙尔镇)西南隅塔山中。明嘉靖三十九年 (1560) 创建,是黄教始祖宗喀巴降生之地。因内有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而得名。为格鲁
在今福建尤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尤溪县:“仙灵山在县南九十里。岩石奇胜,得名者凡数处。”
即比景县。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北景县:“晋将灌邃攻林邑王范佛,破其国,遂于其国五月五日立表,北景在表南,九寸一分,故自北景已南, 皆北户以向日也。北字或单作匕。”
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欧阳寨长官司置,属湖广辰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欧阳。寻属靖州卫。后废。永乐元年 (1403) 复置,属贵州卫。后属黎平府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改欧阳寨长官
古名达巴库湖。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,南临兴凯湖。其间界以地峡,涨水时,两湖相通。又名达巴库湖。在黑龙江省东部南缘、密山市东南部,大兴凯湖北部。是大兴凯湖退缩过程中,由沙堤封堵而成的一个子湖。1941
明嘉靖七年(1528)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北那升村(旧下旺)。清光绪二年(1876)属百色直隶厅。1918年废入思林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北下旺。属思恩府
在今河北安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安平县: 院西口河在 “县北二十五里。其西通博野县沙河、滋河、唐河,三水分流经此入饶阳县界,注于滹沱。今废”。
一作塔克墩巴什。清光绪年间所置帕米尔八卡之一。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“由和家克巴依卡向西南进山口一带为塔墩巴什、《洪图》 塔克墩巴什。布回二十五户游牧其间,沿河
亦作猞猁岛。即今辽宁长海县南塞里岛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舍哩岛 “在宁海县 (今大连市金州区) 东一百六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