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湖镇
清置,属丽水县。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
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、大溪西岸。面积83.3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碧湖,人口1万。因原名湖泊,湖水清澈,故名。1949年为碧湖镇。1950—1952年为丽水县人民政府驻地。1992年新合、石牛、平原三乡并入。地处碧湖盆地。为市重要产粮区。产稻、柑橘、乌桕、蚕茧和“碧湖仔猪”。有啤酒、印刷、家具、沙发等厂。为市西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龙南公路经此,大溪通水运。名胜古迹有通济堰、保定古窑址。
清置,属丽水县。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
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、大溪西岸。面积83.3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碧湖,人口1万。因原名湖泊,湖水清澈,故名。1949年为碧湖镇。1950—1952年为丽水县人民政府驻地。1992年新合、石牛、平原三乡并入。地处碧湖盆地。为市重要产粮区。产稻、柑橘、乌桕、蚕茧和“碧湖仔猪”。有啤酒、印刷、家具、沙发等厂。为市西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龙南公路经此,大溪通水运。名胜古迹有通济堰、保定古窑址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辽东都司,治所在大凌河堡(今辽宁凌海市),二十八年(1395)废。建文四年(1402)复置,徙治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大凌河堡(
明初置,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南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政和三年 (1113) 改苍孤砦置,属沧州。在今河北青县东。为沿边戍守处。
①唐贞观中置,属灵川都督府。初在陇右,后侨治庆州境,在今甘肃庆阳县境。天宝后废。②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绥德州米脂县: 静边城 “在废银州西南。唐贞观以后,吐蕃浸盛
北宋筑,属银城县。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七十里。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为建宁县。北宋康定中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西北。金末升为县。
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 敕雺山 “在嵩明州东四十里。世传蒙世隆征乌蒙,得四女归,至此山,四女望乡叹息,忽山巅雾起,结为三峰。蛮谓 三为勅,蜂为雺。《州志》: 其山独峻,又名峻葱
又称东路中末次旗。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哈尔次扎内。
①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二十二里下坝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余姚县:下坝“在县西四十里。一名新坝。石甃西去中坝十八里,左江右河,河高于江丈有五尺,为舟楫所必经之道。亦谓之江口坝”。②在今四川理塘县北觉吾乡(
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三十五里感王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城县图:西南有大感王寨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日甲午之战,提督宋庆与日军战于此。
即今湖北恩施市北带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龙马溪“在卫北百里。一名沱河,俗名带河。相传牧马河滨尝生龙驹,因名龙马溪。经卫北二十五里之观音崖,入于清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