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科尔沁右翼中旗

科尔沁右翼中旗

俗称土谢图王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6) 置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巴音和硕南塔克禅 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镇)。1914 年划归奉天省。1929 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划归辽北省。1946年旗政府驻今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南高力板镇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属兴安盟。1954年划归呼伦贝尔盟。1959年迁治突泉镇。1962年迁治白音胡硕镇。1965年划归哲里木盟。1969年划归吉林省。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,仍属兴安盟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,东邻吉林省。属兴安盟。面积1.5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24.6万。有蒙古、汉、回、满、达斡尔、朝鲜等民族。辖3镇、15苏木、1乡。旗人民政府驻白音胡硕镇。科尔沁系蒙古部族名,意为“带弓箭的人”。明末属蒙古科尔沁部。清崇德元年(1636年)置科尔沁右翼中旗,又称图什业图王旗,治白音胡硕,统领科尔沁右翼前旗、科尔沁右翼后旗、扎赉特旗、杜尔伯特旗,属哲里木盟。宣统元年(1909年)析旗地置醴泉县(今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),划归洮南府。1946年改属兴安盟,治高力板镇。1953年撤销兴安盟,改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。1954年撤销公署,改属呼伦贝尔盟。1960年突泉县并入,迁治突泉镇。1962年与突泉县分治,旗人民政府迁驻白音胡硕镇。1969年划入辽宁省,1979年复属内蒙古自治区。1980年复置兴安盟,随属。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。有霍林河等流入嫩江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小麦、大豆、葵花子、马铃薯等,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猪。矿产有煤、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铝土、锌等。有酿酒、乳品、油脂、水泥、皮革、农机修造等业。通霍铁路、111国道经此。古迹有金界壕、吐列毛都金代古城、白音胡硕庙及哲里木盟会盟地等。辟有科尔沁湿地鹤类珍禽自然保护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拉达土司

    即下扎武土司。为清末玉树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南境。周希武 《玉树调查记》 卷上: 拉达在通天河南,“拉达百户,驻班庆寺附近”。

  • 临沅县

    秦置,为黔中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。西汉属武陵郡。东汉为武陵郡治。隋改为武陵县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 “沅水又东径临沅县南。县南临沅水,因以为名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西。以南临沅水得名。

  • 金港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南一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金港 “在县南二百步。 源出��木山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陆府钟祥县: 金港在 “府南一里。源出�&

  • 顺义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羁縻顺州置,治所在宾义县 (今北京城西南)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顺州。

  • 抚冥镇

   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(乌兰花镇)东南十六里土城子古城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太和十八年(494)八月,“辛酉,幸抚冥镇”。即此。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西北乌兰花土城子。《魏

  • 石椁寺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。《梁书·河东王誉传》:梁太清三年(549),信州刺史鲍泉伐湘州,“泉军于石椁寺”,即此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八月,“鲍泉军于石椁寺,河东王(萧)

  • 归绥市

    1937年归绥沦陷后, 日伪曾改设厚和特别市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归绥市,为绥远省会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改名呼和浩特市。旧市名。1948年由归绥县城区设置,隶绥

  • 涂 (塗) 岭

    即今福建惠安县北涂岭镇。元元统二年 (1334) 置涂岭巡司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 废。明嘉靖 《惠安县志》 卷 2: 涂岭山“在观音山北。昔有涂姓者居之,兄弟三人既没而为神。今郡城东湖滨有昭

  • 青、冀二州

    南朝宋泰始六年 (470) 侨置,治所在郁州 (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云台山一带)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为海州。

  • 鸡翅山

    即今河南信阳县南鸡公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信阳州:九度河“在州南六十里。源出鸡翅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