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古国名。嬴姓。相传为伯益之后。非子为部落首领时,居于犬丘 (今甘肃礼县东北)。善养马,被周孝王封于秦 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),作为附庸。公元前770年,秦庄公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 (今河南洛阳市) 有功,被封为诸侯。春秋时德公建都于雍 (今陕西凤翔县南三里豆腐村)。战国时,孝公又迁都咸阳 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北),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《战国策· 秦策》: 苏秦曰: 秦 “西有巴、蜀、汉中之利。北有胡貉、代马之用。南有巫山、黔中之限。东有崤函之固。田肥美,民殷富,战车万乘,奋击百万,沃野千里,蓄积饶多,地势形便,此所谓天下之雄国也”。公元前221年,秦王嬴政统一中国,建立秦朝。

②邑名。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“非子居犬丘,……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,马大蕃息。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……分其土为附庸,邑之秦,使复续嬴氏祀,号曰秦嬴。”

③春秋鲁邑。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。《春秋》: 庄公三十一年 (前662) 秋,“筑台于秦”。杜注: “东平范县 (按: 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) 西北有秦亭。” 后称秦城。北魏徙置东平郡及范县于此。

④陕西省的简称。因战国时为秦地得名。

⑤古代中西亚、欧州、非州称中国为秦。


(1)古国名。西周时封国。始封于秦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)。西周后期迁至西犬丘(今甘肃礼县东北)。范围相当今甘肃省渭河上游地区。后逐渐东迁。秦宁公二年(前714年)徙居平阳(今陕西宝鸡市东南)。德公元年(前677年)徙至雍(今陕西凤翔县南)。范围扩大至今陕西省咸阳市以西地区。战国时期秦灵公迁都泾阳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)。孝公元年(前361年)徙治栎阳(今陕西西安市东北)。十二年迁都咸阳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。范围包括今陕西省秦岭以北的关中盆地。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,统一全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王朝——秦朝。(2)城邑名。(1)又作秦亭、秦城。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。周孝王封秦祖先非子,“邑之秦”(《史记·秦本纪》),即此。是秦国的最早都邑。(2)春秋鲁地。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南。《春秋》庄公三十一年(前663年):“筑台于秦。”即此。(3)陕西省的简称,因战国为秦地得名。(4)匈奴和西域人称中国为“”,称中国人为秦人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下》:“秦人,我匄若马。”颜师古注:“谓中国人为秦人,习故言也。”古代印度、希腊、罗马等称中国为China、Thin、Sinal等,当即“”的音译。这一名称直至两晋时仍被沿用,见《佛国记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车逻镇

    即今江苏高邮市南车逻镇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车逻镇“在高邮州南十五里。临河石工。本朝乾隆二十六年建”。在江苏省高邮市西南部。面积5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车逻,人口8500。传因

  • 三洲山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三洲山“一名黄冈,耸拔千仞,周一百余里,峰峦数十,西连高明,东南接新会,与西樵皆为县之镇山”。

  • ①西周封国。子姓。始封之君为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,都商丘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春秋时宋、楚争霸,泓之战,宋襄公为楚成王所败,国势大减。战国时君偃自立为王,迁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东败齐,南败楚,西败魏,

  • 观星台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告成镇。创建于元代初年,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观测建筑。当时由王恂、郭守敬主持,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,此台为观测中心。郭守敬曾在此测过晷景。台为砖石混合结构,平面呈方

  • 江口市

    ①即今湖北枝江县东十八里江口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置县佐。②即今湖北鹤峰县东南九十二里江口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鹤峰直隶厅东南有江口市。③即今湖南常宁县北宜水入湘江处之江河乡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

  • 温江

    即今四川温江县西杨柳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1温江县: “大江,俗谓之温江,南流经县一里。出麸金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: 杨柳河 “在温江县西南。……即 《元和志》 之温江也”。

  • 大桥场

    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。为唐新井县治所。北宋著名学者陈尧叟、陈尧佐、陈尧咨三兄弟故里。

  • 楚尔海图河

    亦作粗鲁海图。在今俄罗斯境多萨图伊东南,为东注额尔古纳河之小河。清西清 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5: 岁五六月巡查边界,“分三路至格尔毕齐、额尔古讷、墨里勒克、楚尔海图。……楚尔海图河,黑龙江卓帐处也”。

  • 凌山

    即拔达岭。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。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跋禄迦国 “西北行三百余里,度石碛,至凌山。此则葱岭北原,水多东流矣。山谷积雪,春夏合冻,虽时消泮,寻复结

  • 富水堡

    即今陕西商南县东富水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