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妪镇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。清同治 《栾城县志》 卷2村镇: 窦妪村 “属守信社,在南赵村西,距城二十五里”。
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。面积57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窦妪,人口7320。旧名窦妪屯,民国时设窦妪镇。1953年设乡,1958年并入王村公社。1961年析置窦妪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苹果、梨及家禽产量居县之首。有化肥、玻璃、缝纫机配件、建材、棉油等厂。为县西部农贸中心,牲口市场闻名。京广铁路、107国道经此。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。清同治 《栾城县志》 卷2村镇: 窦妪村 “属守信社,在南赵村西,距城二十五里”。
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。面积57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窦妪,人口7320。旧名窦妪屯,民国时设窦妪镇。1953年设乡,1958年并入王村公社。1961年析置窦妪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苹果、梨及家禽产量居县之首。有化肥、玻璃、缝纫机配件、建材、棉油等厂。为县西部农贸中心,牲口市场闻名。京广铁路、107国道经此。
元初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斡朵怜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西岸一带。明改置斡朵伦卫。元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牡丹江入松花江河口西岸马大屯。明永乐十一年(14
亦作芦石山。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北境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朐山县:“卢石山在县东南六十里。……石色黑,因以为名。”相传韩信为楚王,镇于三卢。《清一统志》引宋张耒云:“三卢者,卢石山、伊卢山、句卢山也。”
1933年改克东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二克山(今黑龙江省克东县)。以在克山之东,故名。在黑龙江省中西部。属齐齐哈尔市。面积 2083 平方千米。人口27.9万。辖4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克东镇。
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北九十里白鹅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会昌县西北有白鹅墟。
在今重庆市西北角歌乐山下。1943年美国和蒋介石合办“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”(简称中美合作所),是一个既替国民党训练和派遣特务、直接进行恐怖活动的特务机关,又是一个屠杀共产党人、进步人士的集中营。此地共
又作白。在今湖北房县西北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王彦战败桑仲, 追奔至白碛, 即此。在今湖北省房县西北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,王彦败桑仲,追至白碛,即此。
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 贵溪务 “在祁门县南七十里,宋置,元废”。
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之巴扎尔山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 哲勒肯山 “国语 (满语),哲勒肯,香鼠也。(宁古塔) 城东二千五百八十五里”。格楞河发源于此。
即济隆城。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。清松筠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“自宗喀西南行三日,可抵济咙边隘。”
即今云南禄丰县西北三十四里舍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设舍资驿。民国初置县佐。“舍资” 为彝语,“舍” 为茨栎,“资” 为树林,意即茨栎树多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