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章丘县

章丘县
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高唐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。大业初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0章丘县: “取县南章丘山为名。” 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 置清平军,移今章丘县北章丘县旧城 (绣惠镇)。熙宁三年 (1070) 军废,仍为章丘县,属济南府。元属济南路。明属济南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58年迁今县治明水镇。1992年改设章丘市。


古旧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高唐县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旧章丘。隋、唐先后属齐州、齐郡。宋属济南府。北宋末移治章丘城关。元属济南路,明、清属济南府。1949年县治迁埠村。1958年迁治明水镇。1992年撤销,改设章丘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密城

   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4:苏密城“(吉林)城西南三百余里。周六里,东西二门。内有子城,周四里。址尚存。近城十余里间,四面皆有小古城”。据传此古城址,为渤海中京显德府治;实

  • 贵乡县

    东魏天平二年 (535) 置,属魏尹。治赵城 (今河北大名县西北)。北周移治孔思集寺 (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,属昌乐郡。隋为武阳郡治。唐为魏州治。五代晋改名广晋县。古县名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析馆

  • 王口镇

   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十四里王口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大城县:东北有王口镇,有外委、县丞驻此。(1)在天津市静海县西部、子牙河西岸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瓦头,人口3210。明初

  • 盆源城

    亦作盆允城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隋、唐时冈州治于此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新会县: “冈州旧治盆源城。” 即此。在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北。隋、唐时冈州治此。

  • 柳寨堡

    明弘治中置,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北柳条寨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 柳寨堡 “在司北。旧为柳条寨,宏治中,始增置营堡于此”。

  • 夏甸子

    亦作下甸子。又名艾苇甸子。朝鲜族名灰幕洞。即今吉林图们市。1933—1935年日寇建长图、牡图两铁路后,成为沟通东北和朝鲜的中转站。称为图们街、图们江。1954年改为图们镇。1965年改设图们市。

  • 昌虑县

    东汉改昌虑侯国为县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。建安三年 (198),曹操平吕布,于此置昌虑郡,不久废。西晋属兰陵郡。南朝宋为兰陵郡治。北魏属兰陵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

  • 三七市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东三十六里三七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三七市在“县(旧治慈城镇)西二十五里”。

  • 弓门寨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置,属秦州。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。后改为弓门镇。

  • 柳公权墓

   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四十里阿子乡让义村。柳公权 (778—865),字诚悬,京兆华原 (今陕西耀县) 人。唐代著名书法家。墓前有“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权墓”石碑,为清乾隆年间毕沅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