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管公屯

管公屯

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五十五里新西台子镇西里许故城。相传东汉末管宁依公孙度时居此,避难者聚为村落,故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早起城

    又称鸡鸣城、食时城。在今山西怀仁县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潩水注》:“桑乾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水。水出故城东南流,出山径日没城南,盖夕阳西颓,戎车所薄之城故也。东有日中城,城东又有早起城,亦曰食时城,在黄瓜阜北

  • 郝遮镇

    唐置,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40庭州: 郝遮镇 “在蒲类 (县) 东北四十里。当回鹘路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后庭县: “有蒲类、郝遮、咸泉三镇。”

  • 高黎共山

    即今高黎贡山。在今云南西部。唐代至清称高黎共山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高黎共山在永昌西,下临怒江。左右平川,谓之穹赕,汤浪加萌所居也。草木不枯,有瘴气。自永昌之越赕,途经此山,一驿在山之半,一驿

  • 高要县

    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即今广东肇庆市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“有高要山,一名高要峡。” 县以此名。南朝宋改属南海郡。梁为高要郡治。隋平陈废郡,改为端州治。大业初为信安郡治。唐复为端州治。北

  • 松汀山

   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松汀山 “高六十余丈。巉岩壁立,峙沙河中。山腰有山洞,每洞可容二百人。土人结筏,缚梯而上,以避兵”。

  • 明皋山

    即鸣皋山。又名九皋山。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南。山下有鸣皋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59陆浑县: “明皋山在县东北十五里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,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、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

  • 四角板

    在今辽宁北票市南。民国《朝阳县志》卷4:四角板“在二官营子东北二十里,川州故城即其城处”。

  • 鹊山

    ①又名蓬山、蓬鹊山。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六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 15 内丘县: “鹊山在县西三十六里。昔扁鹊同虢太子游此山采药,因名。”②亦名㟙山。 在今山东济南市北二十里泺口镇。《魏书·

  • 狼虎谷

    又名莱芜谷。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。唐中和四年 (884)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。《新唐书·黄巢传》: “巢众仅千人,走保太山。六月,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。巢计蹙……乃自刎。” 《

  • 上隽郡

    南朝梁大同五年(539)置,治所在下隽县(今湖北通城县西北)。承圣三年(554)改为隽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