绒辖
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。为边疆要地。清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定日汛岔路有三,“一南行三日可抵绒辖边隘”,即此。
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。为边疆要地。清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定日汛岔路有三,“一南行三日可抵绒辖边隘”,即此。
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北,松花江南岸。清光绪 《哈尔滨一带全图》 有合傅家甸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滨江厅: “光绪三十二年置,治傅家甸。”
(雲) 关 即图宁关。旧名新添关。在今贵州贵阳市城东南二里。关踞高山。
明置,属固原卫。在今宁夏彭阳县北。
又名盐沟河。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哑叭河。《水经·圣水注》: 福禄水 “出西山东,南径广阳故城南,东入广阳水”。即此。
北宋景祐四年(1037)置,归邕州节制。在今广西扶绥县北。辖有左州等十五羁縻州、县、峒。元至元中省入太平、思明二路。北宋景祐四年(1037年)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北。辖有州洞十。属邕州。元至元
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桐井村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新会县北桐水北有桐井墟。
西汉置,属赵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 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师古曰: “在易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 永平七年(64),“易阳地裂”。即此。建安十七年 (212) 属魏郡。
北宋置,属福津县。即今甘肃武都县西北角弓乡。古镇名。即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北角弓街。北宋属福津县。后废。清复置,属阶州。后废。
元代对今西藏阿里三部译名。辖境相当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克什米尔东部地区。《元史·世祖纪十四》:至元二十九年(1292)九月,“从宣政院言,置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”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南大海中之上川岛。《寰宇记》卷157新会县:“上川洲、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,其洲带山,湾浦极广。出煎香。有盐田,土煎盐为业。”见“上川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