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贤桥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崇安县: 继贤桥 “在县城南。宋建,跨崇溪上。本名昼锦桥,又名忠精桥,亦曰青云桥。后圯,屡经改置”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崇安县: 继贤桥 “在县城南。宋建,跨崇溪上。本名昼锦桥,又名忠精桥,亦曰青云桥。后圯,屡经改置”。
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西北隅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3横州: 挂榜山 “在永定县南二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永淳县: 挂榜山“县治西北隅。城环其上,石壁临江,亦名屏风山。下有珠崖,俯临水涯”。
在今云南姚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姚安军民府:阳派河“在府西。自金秀山发源东流,汇为阳派河,入西汹溪,而合于青蛉河”。
在今山东曹县西四十里。北魏侨置沛郡于此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沛郡:“兴和二年置,治孝昌城。”
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一百三十里。 《舆地纪胜》卷121郁林州:八将山“在博白县。八峰攒立,因名”。
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崇明旧城,“《志》云,唐武德间,吴郡城东三百余里,忽涌二洲,谓之东、西二沙,渐积高广,渔樵者依之,遂成田庐”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徙崇明州治
即今山东蓬莱市西南三十里徐家集镇。清道光 《蓬莱县志》 卷1 《市廛》 有徐家集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蓬莱市境西部。属北沟镇。人口1400。为原徐家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村原名协城堡,清朝光绪年间,徐姓发展兴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密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(夏河城)。大业初改为琅邪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夏河城。属密州。大业初改琅邪县。
在今陕西城固县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壻水南历壻乡溪,出山东南流,径通关势南。山高百余丈,上有匈奴城,方五里,浚堑三重。高祖北定三秦,萧何守汉中,欲修北道,通关中,故名为通关势。” 《舆地纪胜
春秋时宋国都城商丘(今河南商丘县南)南门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一年(前521),“华氏居卢门, 以南里叛”。春秋宋国都城(今河南商丘市南)南门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一年(前521年):“华氏居卢门,以南里叛
一名师壁洞。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散毛宣抚司: 散毛关 “在司南,亦曰散毛路口,本名师壁洞。……今改为散毛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