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和县
唐置,为羁縻西原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。北宋废。
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。属西原州。宋废。
唐置,为羁縻西原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。北宋废。
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。属西原州。宋废。
在北宋东京城宣化门外繁台前,今河南开封市东南。建于五代周显德二年(955)。落成之日,恰逢世宗柴荣诞辰天清节,遂以为名。显德七年(960)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建立宋朝。此后,柴荣之子、后周恭帝柴宗训被
金置,属章丘县。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西南部。面积180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,78%为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延安圩,人口 1400。原名五塘,因与县内五塘重名,1958年改今名。原属
①东晋安帝时置,为始康郡治。寄治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。《南齐书·州郡下》: “泰始中,成都市桥忽生小洲,始康人邵硕有术数,见之曰: 洲生近市,当有贵王临境。” 梁移治今新都县南一里。西魏废。②南朝宋元
又名大绀山。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东安县:甘山“高七百余丈,周百余里。上有龙头潭,悬流如瀑布”。《清一统志·罗定州》:大绀山“在东安县(今云浮市)西北十五里。《旧志》:一名甘山
西汉绥和二年 (前7) 封孔光为博山侯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、淅水会合口东南十里丹江水库内。东汉明帝时改为顺阳县。西汉哀帝改顺阳置,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。《汉书·孔光传》:绥和中,成帝
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九姓长官司: 通江溪在 “司南十五里。源出贵州界,流入境,东北出,会于江门峡。一名落卜姑溪”。
亦作安乐坪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盐渠乡北安乐村。周围七十里,形胜险阻。《清史稿·勒保传》:嘉庆三年(1798),“(王)三槐与冷天禄踞云阳安乐坪,进围之。七月,诱三槐降,擒之”。
即今湖北广水市北孟畈店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74 《兵事》: 清同治三年 (1864) 三月,“陈得才等拥众百万入孟畈店、龙泉镇等处”。
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绛州》: 胡村堡 “在垣曲县 (治古城镇) 东十里。……明嘉靖中筑”。
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围定镇西北古模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建水巡司“治建水乡,后迁县东南古模村,又迁高要县白坭村,寻复还白模”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明初于此置建水巡检司。